1 / 64
文档名称: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笔记要点.doc

格式:doc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笔记要点.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6/5/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笔记要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内容提要与知识结构内容提要: 本章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第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知识结构图示: 考点精讲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鸦片战争前中国:( 1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矛盾。( 2 )清中叶后出现严重危机。 :( 1)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 2)西方把侵略目标瞄向中国。(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1)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第一, 1840 年英国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第二, 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三, 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签订了《中法新约》。第四, 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第五, 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2 )侵占领土:第一,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 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第二, 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 俄国割占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乌苏里江以东 40 多万平 2 方公里领土。 1864 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占中国西北 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第三,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 3000 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赔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向各国赔款 亿两,加上年息, 共 亿两,是赔款最多的一次。( 4)屠***民:甲午战争中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抢劫财富: 186 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驻京公使成清政府太上皇。( 2) 操纵中国外交: 《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 )享有领事裁判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4)把持中国海关:英国人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 40余年。( 5) 勾结清政府,***中国人民反抗:《辛丑条约》列强迫使清政府做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他们的组织的承诺。( 6)扶植和收买代理人:第一, 1861 年慈禧在列强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奕掌握总理衙门。第二,《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推行“保全”政策, 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 :( 1)控制通商口岸:第一, 1842 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二, 1858 年《天津条约》开放牛庄(后改营口) 、登州(后改烟台) 、台湾(后定台南) 、淡水、潮州(后改汕头) 、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第三, 1860 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第四, 1895 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2)剥夺关税主权: 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税率“值百抽五”用协定方式固定下来。( 3)商品和资本输出: 1895 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4)操纵经济命脉: 1845 年英国丽如银行(东方银行)成为在华开办第一家银行。 :( 1)宗教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出任英军占领浙江定海时的“民政官”。( 2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一,教会在华创办较早外文期刊有《中国丛报》和《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第二,基督教在华设立最大出版机构是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三)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 1)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根基仍保留并占优势。( 2 )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社会经济主要形式。( 3)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社会基础。( 4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总根源。( 5 )社会发展不平衡性。( 6)人民贫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