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
(俄)契诃夫
重庆一中 蔡乾国
******@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之说之王。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全盛期。这时期他由于到沙皇流放犯人的库页岛去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统治的罪恶,作品的批判性日益加强。
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契诃夫
l860~1904
写作背景
小说发表于1898年。
19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专制统治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老百姓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我体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我想象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这种虚伪,就心里害怕。……我们往往不公道,对人造谣中伤,破坏彼此的生活,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怕人们,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我不明白人为了什么缘故要生活下去。
——契诃夫《恐惧》
: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本文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小说首先从几个侧面对别里科夫加以刻画,然后通过他的“决定结婚”与“死了”进一步展开情节,在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层层描述中,作者的创作意图得到完美的体现。
(1—4)介绍别里科夫有形和无形的套子。
(5—7)结识华连卡。
(8—17)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
(18—34)与柯瓦连科争吵。
(35—38)婚事失败、病死。
思考、讨论
别理科夫有哪些“套子”?
别理科夫的口头禅是什么?
对政府的公告和报上的文章,别理科夫有什么反应?
联系背景,说说别理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藏在套子里?
为什么“别理科夫”能辖制全校甚至全城10至15年之久?
别理科夫有哪些“套子”?
有形的
无形的
思考、讨论
别理科夫的口头禅是什么?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思考、讨论
对政府的公告和报上的文章,别理科夫有什么反应?
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
在官方的批准或默许里面,老是保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
——当然,行是行,这固然是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思考、讨论
联系背景,说说别理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藏在套子里?
害怕改变现状
害怕新生事物
因循守旧
保守反动
思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