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浸出制剂.pptx

格式:pptx   大小:953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浸出制剂.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3 文件大小:9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浸出制剂.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节 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系指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得的可供内服与外用的中药液体制剂。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随症加减处方;发挥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液体制剂吸收快;制法简单。临床中医处方中汤剂约占到50%,依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导剂型。
例:麻杏石甘汤
【处方】 麻黄6g 杏仁9克 生石膏24克 甘草6克
【制备】先将生石膏加水250ml煎煮40分钟,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钟,过滤取药液;药渣加水200ml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合并两次煎液即得。
【注解】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
这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同为君药。
臣—杏仁 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泄肺热
佐使—甘草 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温寒。
(二)中药合剂:指中药材经提取、浓缩而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又称浓煎剂,属于汤剂改进的剂型。
制法:多种药材-浸取-浓缩-精加工;
每服剂量10-60ml
口服液
定义:合剂的单包装
制法:适当浸出方法-浓缩-精制-矫味
【处方】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细辛62g 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
【制法】
  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浓缩,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细辛、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小青龙合剂
【用途】小青龙合剂主要用于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
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君:麻黄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桂枝 — 散寒解肌发表;
— 温阳化气以行水化饮。
臣:干姜、细辛 — 温肺散寒化饮;
佐:五味子 — 温敛肺气以止喘咳;
白芍药 — 养阴和营,防麻、桂发汗伤阴。
半夏 — 燥湿化痰,蠲饮降浊。
使:炙甘草 — 调和药性。
【方解】
·姜、辛、味相配:散中有收,使散肺寒,化寒饮而不伤正,敛
肺气,止喘咳而不留邪;具有
散寒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 麻、桂相须为用,
发汗散寒解表力强。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 。


【使用注意】
1、阴虚干咳无痰者禁用。
2、热证喘咳及阴虚肺热之燥咳,不宜使用。
3、孕妇慎用.
三、酒剂
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