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篇 物业的安全管理
第一章 安全管理的概念
§1、物业的安全需求
11安全的含义:
物业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括“安全状态”和“安全概念”,其中“安全状态”是指:
人的生命得到保障,人身免受伤害;物质和财产没有受到损失;不发生违背人的意志的情况。
“安全概念”是建立在“安全状况”基础之上的,是人们心理上对安全的“感觉”包括:
由“安全状况”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使人们有安全感和信心;公共秩序良好,使人们处于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个人隐私和个人价值得到尊重,个人和家庭生活免受外界打扰;
广义上讲,物业的安全应该包括房屋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以及各类灾害的防范和救护,但在物业管理行业内,将房屋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责任主要划由工程部门负责,而对灾害的防护则由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完成,如对火灾的防护就由工程部门负责较复杂消防工程设备的维护和正常运行,而由保安人员承担灭火和救护的主要责任。因此,物业管理通常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是指由保安员负责的内容,是具体直观意义上的安全。
物业安全管理的概念:物业的安全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在业主、使用人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灵活运用企业、物业和社会资源,以达到安全为目标所采取的组织性、技术性措施。
物业的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最基本的内容,几乎所有的物业管理过程都包括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也是评价物业管理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安全管理能否搞好,除了物业管理企业要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外,与业主的支持配合、物业的安防条件、以及社会的安全状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1 2安全的需求
121安全的市场需求
“安全”是人们对居住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最基本要求,无论多么原始的房屋,给人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安全,这里的“安全”是一个原始的概念,即房屋能给人提供一个防备外人、野兽、自然因素和灾害影响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是人们对建筑的最基本需求,同样也是对物业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建筑物也在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安全设施的同时,在建筑布局和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安全的需求。房屋的业主和使用者也不仅仅要求处于安全的状况,对良好公共秩序和安全的心理需求也有日益增长的趋势。
与物业管理的有些服务内容不同,安全管理在基本需求的程度上表现不出明显或较大的差异性,业主不可能要求我们做到99%安全,也不能谅解比如100元以下的失窃或轻微的身体伤害。同样道理,我们不能认为豪宅比普通住宅的安全需求更大,而杂物仓库与珠宝行在防止盗窃上的要求是同样的。在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基本需求上,不同的业主和使用人的要求没有差异。
但在现实工作中,将安全管理制定统一标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不同物业的保安措施和保安效果明显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在具体的物业管理中又依据什么来鉴别物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需求,从而制定物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并具体设计物业安全管理方案?需要我们对物业的安全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就物业的安全而言,安全的状态即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业主和使用人的基本需求;而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个人的尊重和隐私权的保护等心理上的需求是业主和使用人对安全的进一步需求。前者在需求上是基本的、无差异的,而后者需求的程度则受到环境、习惯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对访客的管理采取登记和业主确认后放行的制度,有的楼宇的业主认为很有必要,而有的楼宇的业主则认为麻烦或有伤亲友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