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pdf

上传人:gyzhluyin 2016/5/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ChinJDermatoVenerolIntegTradWMed2012, 关键词:治疗;瘢痕疙瘩;进展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09(2012)03—0202—03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f1_。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同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有瘢痕疙瘩,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2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是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过量合成和沉积所产生。任何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和预防瘢痕,必须针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合成和沉淀以及增加由胶原酶所致的胶原降解[31。为便于了解瘢痕疙瘩的研究现状,拟从部分收集到的文献中作一简要归纳。 1手术切除联合其他治疗手术切除能给患者心理或生理上以安慰,也为其他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外科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需通过一些修复重建技术关闭切口或者直接关闭切口,一般常采用皮下或者皮内分层缝合方法来关闭切口,缝线需尽早的给予拆除以防止出现缝线反应。,若出现瘢痕疙瘩切除后切口不能给予直接缝合时,则需利用邻接皮瓣或自体皮肤移植覆盖创面。 % 以上。术后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放射治疗可抑制血管再生和早期伤口愈合中的幼稚成纤维细胞,降低胶原的产生,抑制瘢痕形成[41。千伏X线、8电子线和近距离照射是临床常用的放疗技术。张国军等报道于瘢痕疙瘩切除术后 24h内采用6Mev电子线治疗150例患者,1次/d,连续5次 1疗程,取得很好疗效。因术后3d内伤口的胶原纤维形成处于相对活跃状态,故前3d每次应用剂量稍大,以后递减。 —7d 开始敷贴治疗。治疗方法使用的9Osr一呵敷贴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生产),×, ,吸收剂量的大小和方法采取个体量化原则,即根据病变范围大、硬、厚、痒、年龄大、病程长者亦用偏大的吸收剂量,反之用偏小吸收剂量,面部、肢端等处亦适用偏小剂量[61。治疗时用橡皮保护好病变周围正常皮肤。治疗间隔和治疗结束后半个月内,在治疗部位涂少许植物油每日2次,以减轻皮肤放射反应,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红斑或明显烧灼感,应适当减少剂量。其治疗机制sr一9oy在衰变过程中发出B射线,照射病变部位后,可引起微血管发生萎缩、闭塞等退行性改变,还能使细胞分裂速度变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p射线与射线和中子治疗相比,由于电离密度大,在生物组织内的射程短,故适宜于体表部位的直接照射治疗,且不会对深度组织和临近脏器造成辐射损伤。以上方法均较安全,可靠,无痛苦。但各有一定的特点,放射性核素贴敷治疗疗程长,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是比较经济; 电子线治疗疗程短,几乎没有什么并发症,但是治疗费用较昂贵[7】。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 2物理治疗 ,能很好的防止切除瘢痕疙瘩术后的复发,具体内容前章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