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虹口实地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虹口实地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1/5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虹口实地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农业大学
《生态旅游》必修课程小组作业
题目:《虹口生态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学院:旅游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第四小组全体成员
指导教师:邓维杰
完成时间:2013年6月4日
《虹口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前言
回归自然,是城市居民的梦想。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休闲生活追求的目标。所有的休闲生活都依赖于环境生态。而都江堰市的虹口乡位于都江堰市北部,距离成都约70公里,以其364平方公里的森林植被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距成都最近的原始生态旅游区。由于四季长流、清澈见底的白沙河贯穿全境,河水咆哮,两岸竹木蓊郁,连绵山峰相峙,立壁如削,堪称“成都小三峡”。由于拥有样品质极佳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虹口旅游区成为了都市人梦想栖息的绝佳港湾
本次调查活动,通过详细了解虹口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社区经济结构和游客意愿,为开发出更符合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整体生态休闲环境和打造有虹口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提高虹口旅游区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都市人前往该旅游区进行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不仅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而且,也使虹口旅游区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成为成都市、都江堰市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的补充和完善,成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引领乡村生态休闲新导向。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发掘生态旅游资源
二、调查对象:虹口高原村当地居民、游客
三、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与观察法结合。
四、调查地点:虹口乡
五、调查时间:2013年5月29日
六、调查人员:一组(刘世艳 莫心怡 刘海清 魏文静 陈明乔)
二组(张梦娇 雷炳阳 李 娟 宋 静 杨镒菡)
七、调查内容:
:二组同学负责
: 一组同学负责(共分发15份问卷,收回问卷15份,有效问卷15份 )
:刘世艳负责(共分发15份问卷,收回问卷15份,有效问卷15份 )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
一、 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调查结果
通过第二小组成员前往虹口乡进行实地调查所收集的资料表明,虹口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一)地文景观资源
1、山地景观旅游资源:
光光山是龙门山脉九顶山的旁支,主峰为整体出露的黑色花岗岩,主峰附近3500
米以上还有许多角峰、刃脊、冰斗湖和“U”形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区内山岭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园包山、火烧三交界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区内众多的奇峰怪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图画。整个区域,峰峦绵延数里,气势极为壮观。
2、峡谷景观旅游资源:
虹口乡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坡陡谷狭,呈由北向南递减的山体走向。从北到
南,被白沙河对割成东西两部分,中部沿白沙河两岸为峡谷阶地,呈肾形。区内峡谷主要有长2千米的廖叶坪,长35千米磨子沟以及长15千米的深溪沟。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白沙河漂流为虹口著名旅游项目,有“西南第一漂”之称。整段河流形成了瀑布、叠溪、涧泉、石滩、深潭等多姿多彩的水体景观深溪沟、叠香溪、磨子沟内叠瀑、飞瀑比比皆是。以深溪沟上游的飞水岩瀑布最为壮观,高达50米以上。另外还有二郎旮瀑布、大水沟梯级瀑布等。
(三)气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
在海拔1800米以上,冬季积雪厚达50厘米,雪期为每年11月底至第二年3月中旬,长达3个多月,是成都平原罕有的冰雪资源富集区。虹口乡属典型的山地立体型气候,云雾多,日照少,空气质量优,负氧离子含量高,具有开发为森林氧吧的条件。同时虹口还有独特奇幻的星象景观。
(四)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1、植物旅游资源:
虹口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保存了许多白垩纪、第三纪的孑遗物种。以珙桐、水青树、连香树为代表的古老孑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是中科院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
都江堰虹口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类型。珍稀植物达数十种,林木葱郁,苔藓厚绿,藤萝缠绕,构成了美丽的原始森林景观。
2、动物旅游资源:
虹口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大鲵、小熊猫、果子狸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5种,鸟类250多种,昆虫几乎包括全国所有品种。同时还是我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分布中心之一。
(五)其他生态旅游资源
1、成规模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都江堰市虹口猕猴桃品质为最优,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栽培地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