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钻石海岸规划设计说明-陵水.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钻石海岸规划设计说明-陵水.doc

上传人:AIOPIO 2021/1/5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钻石海岸规划设计说明-陵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钻石海岸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基地区位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位于陵水县英州镇,,包括A、B、C三地块,本项目为A区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西侧紧邻赤岭自然观光区,东侧临B、C地块。2011年建成的海南东环城际轻轨,途径陵水,项目距陵水站30公里,距海口约240公里,距三亚约40公里,该项目处于三亚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内,周边已开发建设项目有清水湾雅居乐、香水湾红勘、香水湾一号等休闲度假项目,该地区将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点旅游风景目的地,现有一条英赤路通往清水湾大道,并通过清水湾大道连接到高速路出入口。
2、基地现状
项目地处热带区域,背山面海,坐北朝南,整个地形由山向海呈缓坡趋势。该基地现状一期工程已建成约40栋别墅,建筑面积为18000m²;二期在建别墅49栋,,。
3、 规划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规划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10-2020)
(5)、《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
(6)、《海南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相关地形图及资料
二、规划设计
1、规划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以建设海南热带滨海特色休闲度假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高档社区。注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度假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游憩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拥抱海景的生活,保护现有的场地生态系统,是现阶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完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及健康、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游客与度假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
规划宗旨最重要的一点,即在整个区域的规划设计中,自然环境如山、水、树都是我们规划的主体,建筑多让位于自然环境因素,这一点在规划设计的多个步骤和多个角落都充分地体现。环游绿色,体验迥异变化的空间,因此规划建筑的选址均有特色,结合传统的风水理念,对规划用地的环境、景观、日照、通风及可建造性等进行分析后,确定其位置、朝向,使建筑有“虽为人造,宛若天成”的特点,自然、生态真正成为了规划的最高原则。
2、规划目标
打造一个以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为特色,以滨海旅游休闲为主旨的旅游度假圣地。
3、总平面布局
规划以用地南北向的交通干道作为交通主线,根据地形地貌,曲折蜿蜒的道路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将该区域分为别墅区、公寓区、酒店区以及滨海景观区,各分区之间利用道路绿化廊道自然分隔,既是公共活动区域,也是观海的视觉通廊。基地主要是以高层公寓和别墅组成,整个项目布局既规则有序,又不缺乏灵动活泼,为滨海度假区海景利用的最大化注入了新的规划理念。
4、人口容量
规划区地块预计容纳的人口容量包含:日游客容量、旅游度假人口、服务人口。
(1)游客容量
依据游人容量计算规范,海滨沙滩按5—10人/m来预测,预测日游客容量为110人。
(2)旅游度假人口
别墅总建筑面积为:48800平方米,按350㎡/户,,度假人口490人;
公寓总建筑面积为:66132平方米,按100㎡/户,,度假人口1660人;
酒店总建筑面积为:6641平方米,按80㎡/间预估客房数约为80间,,度假人口为120人。
则旅游度假人口为2270人。
(3)服务人口
本项目为高端社区,区内开发职工比率设定为旅游度假人口的1:7,依此计算,服务人口约为324人。
(4)总人口容量
依上述三类型人口计算, 规划区总人口容量规模设定约为2594人。
5、交通流线分析
主入口与通往清水湾大道的道路连接,利用区内圆滑流畅的曲线道路来贯通整个区域,区内支路通过尽端式车道引至每幢建筑,便于分区管理,主要道路宽为13米,次干道为5米,支路宽4米。分区间的绿化带中安排了一些休闲景观步道,使人流能避开车行道直接通往海滨。
6、景观绿化系统
区内是由两条通海廊道、山体景观渗透带、滨海景观渗透带、多个景观节点等组成的景观绿化系统,配合弯曲婉蜒的交通道路为绿化主线,并通过两条纵向通海廊道向海滨开放。强调基地内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注意区域环境,建筑群体与原生态场地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