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儿庄台儿庄位于山东南部与江苏交界之地。故有“山东南大门”和“江苏北屏障”的称号。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明代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 逐渐形成水旱码头和商贸重镇。战前形势自从 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天津、上海、太原等重镇接连陷落。 12 月南京失陷后, “亡国论”阴云笼罩中华大地。在此条件,决心誓死保卫国家与民族。 38 年1 月日军不顾大本营命令策划了新的攻势希望打通津浦线(今京沪铁路)将南北占领区连成一块,并强迫国民革命军在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徐州进行大规模决战,借以歼灭当时内迁的蒋中正政府底下所属战力。蒋介石任命,时为第五战区司令的李宗仁将军,统领防务, 挫败日军的攻势。 1938 年1月历时 4个多月的徐州会战自此爆发。战前部署矶谷廉介第 10 师团进攻藤县, 守军第 22 集团军第 41 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 17 日,该军守城的第 122 师师长王铭章殉国, 滕县失守。另一股日军坂垣征四郎所领导的第 5师团则趁虚从胶东半岛登陆。占领青岛后,又沿胶济线攻打鲁南军事重镇临沂。经过中国军队奋勇抵抗, 日军并未突破临沂。与此同时 3月 20日,日军第 10师团濑谷支队南进连陷临城(今薛城)、枣庄、韩庄后, 孤军深入,向台儿庄突进。。由此台儿庄保卫战正式打响。血战台儿庄 1938 年3月 24 日,日军重兵进攻台儿庄。守城将士在师长池峰城的带领下誓死坚守。由于守城将士训练落后,再加上日军拥有坦克飞机火炮的重武器,台儿庄一度被日军占领四分之三,池峰城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况激烈,台儿庄城内血流成河,城内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弹尽粮绝的守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着日军先进的机械化部队。战至4月4日,守城的八千将士损失大半。 4月4日深夜,孙连仲打电话给李宗仁,请求撤退到运河南岸,李宗仁命令死守: “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 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孙连仲见李宗仁态度坚决, 回答: “好吧,我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 ”。再战况危急之时, 王冠五将军组织 57 名敢死队员, 身上绑满手榴弹, 手持大刀,向日军阵地发起突袭。昨夜梦中炮声隆, 朝来榴花满地红。英雄效命咫尺外, 榴花原是血染成。 57 名勇士之中, 最终也只有 13 人幸存 4月7 日,汤恩伯将军,率领第 20 兵团及时赶到对日军形成包围,随即战况逆转。第二十兵团属于中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德械师,拥有从德国购买的 PAK36 战防炮, 150 重榴弹炮,还拥有德国教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