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滨河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3年)
一、学校发展背景
(一)基本状况
××滨河实验学校地处王庄路与聚才路交汇处,现校园占地50666平方米,建筑面积82169平方米。学校的前身是兰山街道办事处葛家王平庄村小,大多是危房。2005年由村委投资500万元重建新校,8月交付教育局直接管理,同年12月被批复为区直学校。新校从2017年2月22日起施工建设,2019年暑假全面投入使用。新校连××大学,承文化之底蕴;近上水祊河之畔,袭秀水之灵气;人杰地灵,发展迅猛。
(二)发展优势
。2017年我们××滨河实验学校异地新建,于2019年9月1-5号楼基本完工。现有一栋5层综合楼,三栋5层教学楼,一栋3层风雨操场及餐厅,设有300米运动场一处。是能容纳120个教学班级,在校生6000余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片区学生入学难问题。这是我校发展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对我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整合办学资源、实现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积极探索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确
立了“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行政引领带动教师作为”的人本管理理念,立足规范、着眼民主、用规范、精细的要求训练行为,用信任、开放的理念管理学校。学校德育工作有重点、有系列、有特色。教学工作重研讨、重引导、重督查。安全后勤抓制度、抓规范、抓落实。全体教师在规范的管理下,认真教学,踏实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和家长的满意率高,社会声誉好。
。学校有效落实了“以生为本,启迪智慧”的“智慧课堂”新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 “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理念具体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所有学生能全程参与。
(三)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学校本身来看,把学校办成一个规划合理、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管理规范的优质学校,是学校今后三年追求的目标。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滨河实验学校周边有葛家王坪社区、蒋家王坪社区、曹家王坪社区、沟上社区、二十里堡社区、角沂社区、砚台岭社区、祥和家园、书香门第、鸿儒国际、荣盛华府、鲁班国际、高尔夫庄园、御景湾、德馨苑和正在建设规划的一方上河府和泰鲁新时代17个居民小区,随着社区的完善,大量居民搬迁入户,每年都有大量的适龄儿童入学,并且小商品城和大学城附近
也有很多外来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我校现有的学生中,其中兰山区常驻户口学生和非兰山区常驻户口学生比大约为1:1,这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有些家长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一了百了,平时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缺少名师引领:招生片区的扩大,生源剧增,教师缺编数额大,再加上处于生育期的女教师较多,学校聘用临时教师较多,聘用教师稳定性差,经常换老师。学校处急缺有经验的老师和能起到引领作用的名师。 “专家型”教师更是稀缺,这也是制约我校在全区缺乏“有影响力的教师”原因所在。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指导思想:切实树立和积极实践“和谐发展,为每个孩子走向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各项工作能赢得学生、家长、教师的支持,形成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和谐的发展氛围,最终目的是构建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和谐校园。
校 训: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办学特色:通过“以生为本,启迪智慧”新课堂教育,创建我校体育特色项目,艺术特色项目,科技特色项目。
教育理念:和谐发展 为每个孩子走向成功奠基
管理理念:科学管理,人文关怀,特色兴校。
三、学校发展目标及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创一流学校 育优秀人才
:基础扎实、主动发展、文明大方、阳光自信。
(二)具体目标
120个班级,其中小学72个班,中学48个班。在校生约6000人。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规划建设,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教研、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学校基础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化、网站建设多元化,争创××市数字校园和山东省现代化学校。力争三年内把我校建成一个布局和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配套、环境优美宜人的校园,使我校成为城西片区具有一定规模,师资力量水平位居全区前列的知名学校。
未来的三年,我校必须把建设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