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煤炭的各种指标.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炭的各种指标.doc

上传人:AIOPIO 2021/1/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炭的各种指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煤炭的各种质量指标
1 发热量(Q):
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是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大卡/千克,换算关系是:1MJ/kg=;1J=;1cal=。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应素影响比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
    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ad),它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条件下,(300kcal/kg)左右。
2 挥发分(V):
是指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的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3 灰分(A):
灰分的来源和种类,煤灰几乎全部来源于煤中矿物质,但是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的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横大。我们一般所说的煤的灰分实际就是煤灰产率,煤中的矿物质和灰分的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种:
   (1) 原生矿物质:它是原来存在于成煤植物中的矿物质,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难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开。它燃烧后形成母体灰分,这部分数量很少。
   (2)次生矿物质:当死亡植质堆积和菌解时,由风和水带来的细粘土、沙粒或由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生成的腐植酸盐及FeS2等混入而成,在煤中成包裹体存在。用显微镜观察煤的光片或薄片时,如它们均匀分布在煤中,并且颗粒很细,则难与煤分离;如它们颗粒较大,比重与差很大,并在煤中分布不均,则把煤破碎后尚可能将它们洗选掉。
    煤中的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合称为内在矿物质。来自于内在矿物质的灰分,称为内在灰分。一般次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不多,仅有少数煤层中次生矿物质较多,如迁移堆积形成的煤层就是如此。
    (3)外来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原来不含于煤层中,它由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和夹矸层中的矸石所形成的。就其数量多少,根据开采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波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  Al2O3   也有一些CaSO3   CaSO4   FeS2等。这类矿物质应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灵活利用炸药、巩固坑道、合理采煤并通过转筒筛选机筛选和手选的方法予以减少。外来矿物质的块度,比重越大越容易分离,可用一般选煤的方法将它除掉。外来矿物质在煤燃烧时形成的灰分称为外在灰分。
4 水分(M):
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Wwz:外在水分是指在煤开采、运输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记忆大毛细孔(直径>10-5厘米)中的水。它几机械方式与煤连结着,较易蒸发,其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相等。在空气中放置时,外在水分不断蒸发,直至煤中水分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为止,此时失去的水分就是外在水分。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