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第一节 起卦法
起卦时最好找一个平静地方, 使脑波不受外界音波之干扰。 并请注意: 起卦时不可玩笑试之, 信念尤为关键, 不然信息干扰而造成估计不准, 而且同一事件不可数次估计。
方法: 将三枚铜钱合于双手掌, 此时默念自己所需估计之事, 静心一分钟, 此时人天合一, 信息产生共振, 再摇六次, 记下每一次爻象。 摇铜钱会出现以下组合情况:
一个背、 两个面, 称作“单”, 画作“/ ”, 为少阳。
两个背一个面, 称作“拆”, 画作“//”, 为少阴。
三个背, 没有面, 称作“重”, 画作“0”, 为老阳, 是变爻。
三个面, 没有背, 称作“交”, 画作“×”, 为老阴, 是变爻。
每摇出一次画出一爻, 六爻成卦, 需摇、 画六次。 第一次为初爻, 画在卦最下面, 依次上升, 第六次为第六爻, 画在最上边, 如遇有×、 0, 再画出变卦来。 摇卦起卦法在纳甲法中极其关键, 初学者一定要按要求摇卦, 切不可轻心, 因起卦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以后估计结果。
第二节 干支
天干, 是古人用来纪录时间符号, 因其有十个符号, 所以就叫做“十天干”。 这十个符号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古代人用天干纪日。 日为阳, 阳为天。 十天干本身也分为阴干和阳干两大类:
阳干: 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 乙、 丁、 己、 辛、 癸
十天干和五行组合结果以下:
甲乙→木。 甲为阳木, 乙为阴木。
丙丁→火。 丙为阳火, 丁为阴火。
戊己→土。 戊为阳土, 己为阴土。
庚辛→金。 庚为阳金, 辛为阴金。
壬癸→水。 壬为阳水, 癸为阴水。
十天干和五行, 五方组合结果以下:
甲乙→东方→木; 戊己→中央→土;
丙丁→南方→火;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地支, 是古人用来纪录时间符号, 因为有十二个符号, 所以叫做十二支。 这十二个符号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月。 月为阴, 阴为地。 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
阳支: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阴支: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一年十二个月, 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 一月三旬, 一旬十天, 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 将十二地支和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一样符号, 这就是六十甲子。 用甲子循环既能够纪年, 又能够纪月, 还能够纪日, 甚至也能够纪时辰。 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 则为阳; 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 则为阴。 天干和地支关系如同树干和树枝关系一样, 天干为树干, 地支为树枝。 十二地支和五行组合结果以下:
寅卯——→木。 寅为阳木, 卯为阴木。
己午——→火。 己为阳火, 午为阴火。
申酉——→金。 申为阳金, 酉为阴金。
亥子——→水。 亥为阳水, 子为阴水。
辰戊丑未→土。 辰戌为阳土, 丑未为阴土。
第三节 装 卦
装卦就是把用以估计诸信息元标识在画出卦上。
(1)装卦名
确定卦名称, 该卦属于何宫, 及五行属性。 纳甲法把六十四卦分为八宫, 每宫八卦
乾宫八卦, 属金。 乾为天, 天风女后, 天山遁, 天地否, 风地观, 山地剥, 火地晋, 火天大有。
艮宫八卦, 属土。 艮为山, 山火贲, 山天大畜, 山泽损, 火泽睽, 天泽履, 风泽中孚, 风山渐。
震宫八卦, 属木。 震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风恒, 地风升, 水风井, 泽风大过, 泽雷随。
巽宫八卦, 属木。 巽为风, 风天小畜, 风火家人, 风雷益, 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 山雷颐, 山风蛊。
离宫八卦, 属火。 离为火, 火山旅, 火山鼎, 火水未济, 山水蒙, 风水涣, 天水讼, 天火同人。
坤宫八卦, 属土。 坤为地, 地雷复, 地泽临, 地天泰, 雷天大壮, 泽天诀, 水天需, 水地比。
兑宫八卦, 属金。 兑为泽, 泽水困, 泽地萃, 泽山咸, 水山蹇, 地山谦, 雷山小过, 雷泽归妹。
上列八宫六十四卦排列有一定次序。 首先, 八宫次序是根据后天八卦图次序排列, 和《京氏易传》次序略有不一样。 后天八卦图按乾在西北, 坎在正北, 艮在东北, 震在正东, 巽在东南, 离在正南, 坤在西南, 兑在正西方位, 顺时针方向排列, 必需注意:
八卦图南北东西, 正和现代地图上北下南相反, 而是上南下北。 其次每宫第一卦全部是由相同两个单卦重迭而成, 总称为八纯卦。 八纯卦是该宫宫主。 所以以八纯卦名称来命宫名, 以八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