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爱德华滋选集导论圣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 奔雅各神的殿。”爱德华滋选集导论汤清一爱德华滋的历史地位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在政治,社会,科学和文艺各方面,都有伟大人物出现; 在神学和哲学方面, 那有最良好最长久影响的伟大人物,恐怕要推典型清教徒爱德华滋。爱氏有科学的头脑, 因他的观察周密, 分析精微, 很可能作一个科学家; 但神借着他的时代, 环境, 尤其是他的重生经验, 却选召他作了基督的忠仆和伟大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新大陆文化的发详地是在由清教徒所建立所治理的新英格兰。这些清教徒相信神的道足以治国, 又认为圣经是法律之本, 教士是解释圣经的权威, 而讲道台是这种信仰和生活表达与传布的工具。爱氏便是此种文化所开的一朵鲜花。我们从他可以知道美国建立前的文化主流。十九世纪美国历史家班克落夫( e Bancroft,1800 — 1891 )说, 谁要知道十八世纪中叶新英格兰的心智活动及其脉搏, 谁就得花许多昼夜来研究爱德华滋。美国名人和谟兹( Oliver Wendell Holmes ) 说,爱氏将他的人格和教训印在十八世纪新英格兰的神学上。爱氏在历史上占如此重要地位, 乃因他在当时的心灵运动上或在神学和哲学的辩论上, 都居领导地位。他在一七三四年不仅发动了美洲的一次奋兴运动, 而且造成了此种运动开始成为宗教生活显著成分的历史。他在一七四○年所开始的美洲大悔悟运动( Great Awakening ) 中, 又是一位重要的领导者和维护者。在十八世纪中叶的自由意志辩论中, 他是加尔文派的健将, 协力驳斥亚米纽派的意志自由说。稍后, 在原罪论或人性完全堕落说猛烈的争辩中, 他又被公认为加尔文派的战士。最后,在论美德的性质一争辩中,他为拣选教义鼓吹。无疑, 他所领导的心灵运动和所建立的神学哲学系统, 都是建立在加尔文主义上。所以他在十八世纪使加尔文主义在人的心灵上和思想上, 得到了一支生力军, 以致非常活跃起来。然而他在并非是墨守成规者。他运用他的天才, 慧眼和博学, 以圣经为基础, 以当时的哲学, 心理学, 甚至物理学为资料, 建成了一种伟大美丽的系统, 而自成一家。这系统我们可以命名为爱德华滋式的加尔文主义。二爱德华滋的生平述略一七○三年六月在英格兰出生了卫斯理约翰, 约在三阅月以后, 即在是年十月五日,在新英格兰的康涅狄格( Connecticut )州,东温莎( East Windsor ) 地方, 也出生了同卫氏一样伟大的人物, 他的名字就是爱德华滋。不过两人因禀赋不同, 境遇各别, 一个是教会大布道家, 大组织家, 一个是大神学家大哲学家; 一个在遇人理事上大著成效, 一个在教义思维上大放异彩。卫氏德享高龄八十八, 爱氏与之相比, 可谓早丧, 仅度过五十四个寒暑。假如爱氏曾与卫氏一样, 得享高龄,则其功绩当必更为伟大。这位伟大人物与美国三大学府都发生过间接或直接关系。爱氏之父提摩太乃是哈佛的毕业生。其父在本乡作传道人,并办有预备学校。爱氏在家庭, 教会和该预备学校中, 都受其父的潜移默化。他真可谓生长于虔敬书香之家。他与哈佛的关系只是间接的,但他与耶鲁大学的关系却是直接的。当一七一六年, 他以十三岁的童年进了耶鲁, 而于一七二○年获得该校文学学士。从一七二○年至一七二二年,他继续在耶鲁研究神学。在这段时期中,他于一七二一年,即约十八岁时,开始有重生经验。从一七二二年八月至一七二三年五月, 他在纽约城担任新近组成苏格兰长老会教堂的牧职。以后他于一七二三年完成耶鲁文学硕士学业,时年二十。翌年他就任母校教席,粉笔生涯至第二年乃因病中断。爱氏在耶鲁受教育的时期颇长, 但任教的时期甚短。他于一七二六年即辞去教席,受马萨诸塞州( Massachusetts )的诺坦普吞( Northampton ) 教会聘请, 与其外祖父斯托达( Solomon Stoddard ) 牧师——哈佛毕业生——共事。生活既已安定, 他乃于一七二七年七月娶皮任本女士( Sarah Pierrepont ) 为妻, 婚姻生活美满, 子女成行,幼爱德华滋( Jonathan Edwards, the Younger )以后成为美国著名人物之一。一七二九年外祖父逝世, 爱氏乃成为该著名教会的主任牧师, 凡二十一年之久。在此时期中, 他的工作成绩卓著, 发表了若干博学深思且大有感力的证道辞。一七三一年以年方二十六岁的青年, 在波士顿讲神因人全靠祂得救赎而受了荣耀( God Glorified in the work of Redemption, by the Greatness of Man ’s Dependence Upon Him in the Whole of It ),一跃而成为加尔文派的健将。他与加尔文在二十六岁时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