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44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21/1/9 文件大小:4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茶饮料    
B . 苹果醋    
C . 蒸馏水    
D . 纯牛奶    
2. (2分)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3. (2分) (2018九上·山西月考) 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B .     
C . n的值为6    
D . 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4. (2分) (2019九上·汨罗期中)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试管甲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B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 试管乙中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5. (2分)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 .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 .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6. (2分)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 矿泉水    
B . 空气    
C . 氯酸钾    
D . 氯化铜溶液    
7. (2分) (2019·怀远模拟)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一氧化碳     
B .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紫色石蕊     
C .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水     
D . 羊毛与腈纶 点燃闻气味     
8. (2分) (2019·成都) 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 . %    
C . 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 . 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9. (2分) (2017·嵩明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 (2分)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向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一定含SO42-
B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
C .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含离子。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11. (2分) (2019·莆田模拟) 如图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配制NaCl溶液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2. (2分) (2020·广州模拟) 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2H4FeO4),下列关于富马酸亚铁的说法中正确的( )
A . 富马酸亚铁含有一个铁原子    
B . 富马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12+1+56+16)    
C . 富马酸亚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2:4    
D . 富马酸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 (2分) (2018·平房模拟) 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 . 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 . 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