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1 混凝土原料构成及其作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和,经一定时间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在混凝土中, 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 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 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 水泥浆起润滑作用, 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性, 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 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2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普通混凝土受力破坏一般出现在骨料和水泥石的分界面上, 是常见的粘结面破坏的形式。在普通混凝土中, 骨料最先破坏的可能性小, 因为骨料强度通常大大超过水泥石和粘结面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当水泥石强度较底时, 水泥石本身容易受到破坏。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水灰比和水泥标号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 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可以看出, 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当水泥相同时, 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 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 23 %左右。如果结合水较大( 约占水泥重量的 40~70 %), 混凝土硬化后, 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气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 大大地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 可能在空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因此, 在水泥标号相同的情况下, 水灰比愈小, 水泥石的强度愈高, 与骨料粘结力愈大, 混凝土的强度就愈高。如果加水太少, 拌和物过于干硬, 在一定的捣实成型条件下, 无法保证浇灌质量,混凝土中将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混凝土强度也将下降。 粗骨料的影响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 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如: 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 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比卵石大; 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 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 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一般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 左右。对于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砂的含泥量大, 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杂质, 也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因此, 通常在施工中使用清水砂。 龄期的影响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最初 7~14d 内强度增长较快, 28d 以后增长缓慢。 3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根据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 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采用高标号水泥如: 采用早强水泥, 或在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 均可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变。 尽可能降低水灰比为使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游离水分减少,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用水量小的干硬性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