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濮阳市台前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55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濮阳市台前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2021/1/9 文件大小:5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濮阳市台前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濮阳市台前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 . 葡萄酿成酒    
C . 米饭变馊    
D . 西瓜榨汁    
2. (2分) (2018九上·邢台期末) 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A . 一氧化碳    
B . 尼古丁    
C . 二氧化硫    
D . 二氧化碳    
3. (2分) (2019九下·元阳期中) 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牛奶    
B . 酱油    
C . 葡萄酒    
D . 蒸馏水    
4. (2分) (2016九下·官渡开学考)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称量氧化铜      
C .    取用固体粉末      
D .     过滤    
5. (2分) (2016·天水)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C.日常生活经验
D.物质与微粒构成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2018·平房模拟) 一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易燃烧、易爆炸,有麻醉作用。下列有关一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 . 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    
C . 一氯甲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 3    
7. (2分) (2017九上·马山期中) “神七”太空舱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 已知Fe 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8. (2分) 生日蛋糕是当代少年儿童生日时爱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式脂肪酸不是有机物    
B . 反式脂肪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反式脂肪酸由54个原子构成    
D . ​反式脂昉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    
9. (2分) 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石墨制成金刚石    
B .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 . 水变成汽油    
D . 冰转化成干冰    
10. (2分)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区分物质
矿泉水和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氯化钠和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搅拌
带火星的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显性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灰水
加热石灰研磨,闻气味
 灼烧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 (2019九上·莆田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读数     
B . 液体取用     
C . 过滤     
D . 滴加液体     
12. (2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 .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 . 酒精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