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冯友兰哲学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冯友兰哲学模板.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1/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冯友兰哲学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冯友兰哲学中“内圣外王”现代价值探讨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级中国哲学硕士 韦性吕 学号: 05
本文摘要: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中一个关键哲学命题, 是一个引发长久争论问题。 它是儒家哲学, 尤其现代新儒家哲学关键概念, 表现了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学认同。 然而,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内圣外王”常常走向分裂和异化, 本文拟对冯友兰先生“内圣外王”观进入深入剖析和研究, 挖掘其中蕴涵合理、 有永久价值部分, 使之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需精神养料。
关键词: 冯友兰、 哲学、 “内圣外王”、 现代价值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中一个关键哲学命题, 也是一个引发长久争论问题, 它是儒家哲学, 尤其是现代新儒家哲学关键概念, 充足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学认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大家喜爱用“内圣外王”来表示儒家理想人格, 概括儒家人生哲学。 对此命题, 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儒家哲学在作了深刻研究后, 在其《中国哲学之精神》绪论中说: “在中国哲学中, 不管哪一派哪一家, 全部自认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 ”, “所以圣人, 专凭其是圣人, 最宜于作王。 假如圣人最宜于作王, 而哲学所讲, 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1](P437)能够说, “内圣外王之道”是冯友兰对理想政治追求。 所谓“内圣”, 关键是从人内在心性道德修养而言, 而“外王”是从人社会功用而言。 它使人由“内在”而走向了“外在”, 因为人之存在, 她不能专属沉迷在自己内心深处, 寻求内心和平和幸福, 而应更坚实地存在于社会之中, 切实地负担社会责任, 含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担当精神。 只有这么, 一个人人格才是完善, 如只重其一, 均会走向偏颇。 冯先生对中国哲学关键命题“内圣外王”所进行探讨和研究, 深刻揭示了“内圣外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即它不仅含有独特人格意义, 而且还含有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含义, 表现了既内在而又超越之精神。 至今它仍然为人类生命提供“安身立命”之所, 含有很强现代意义和探索价值。 鉴于此, 本文拟对传统“内圣外王”学基础内涵及历史嬗变作重新审阅, 方便了解
冯友兰先生在此问题上所持之见解, 揭示出用永久价值合理内涵, 使之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服务, 真正实现冯先生一生所践行“阐旧邦以辅新命”哲学追求和人文关心精神。
一、 冯友兰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中“内圣外王”学认同和发展。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家哲学, 而且成为现代新儒家哲学中关键概念。 但“内圣外王”最早提出, 并不是儒家哲学。 追根索源, 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道家学派集大成者——庄子文章中, 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描述: “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道)”。 [2](P89)此一道, 即内圣外王之道。 从《庄子·天下篇》看, “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 通常来说“内圣”是指人经过本身心性修养所达成一个高尚境界: “外王”是指人心性修养外在表现, 即把人主体修养推广到本身以外社会领域。 由“内圣”走向“外王”, 其实质就是要把德行主体转成知性主体。 从“内圣外王”这一哲学命题发展脉络看, 即使这一命题最早由庄子提出, 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 却是中国儒家哲学, 它成为儒家哲学发展过程中不能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