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赤峰市松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分) (共15题;共15分)
1. (1分) (2018·铁岭)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石蜡熔化       
C . 食物腐败       
D . 衣服晾干    
2. (1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元凶”之一,( )
A . 焚烧秸秆           
B . 植树造林           
C . 燃放鞭炮           
D . 工厂排放烟尘    
3. (1分)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4. (1分) 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面粉加入水中    
B . 碘加入汽油中    
C . 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 . 植物油加入水中    
5. (1分) (2017·盐城) 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 . 镆原子在的质子数为115    
D .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6. (1分) (2017九上·莆田期中) 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原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下列有关二氧化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含有氧分子    
D . 具有导电性    
7. (1分) (2020·连云港) 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 . 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 . 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8. (1分) (2015九上·硚口期中) 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化合物    
B . 化学式可写为NH3    
C .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 %    
9. (1分) (2015九上·昭通期末)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