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十堰市张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doc

格式:doc   大小:42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堰市张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doc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2021/1/10 文件大小:4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堰市张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堰市张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5九上·黔西南期中)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 . 铁锅生锈    
C . 滴水成冰    
D . 食物***    
2. (2分) (2017·西华模拟) 某品牌方便面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 小麦粉    
B . 牛肉    
C . 植物油    
D . 脱水蔬菜    
3. (2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人类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各样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湖水    
B . 海水    
C . 天然淡水    
D . 蒸馏水    
4. (2分) (2018九上·卢龙期中) 中药***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其中***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5       
D . +6    
5. (2分) 对化学仪器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仪器密封性.下列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
A . 广口瓶     
B . 滴瓶    
C . 集气瓶    
D . 试管    
6. (2分) (2017·门头沟模拟) 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7. (2分) (2017九上·市北区期末)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水能透过滤纸,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8. (2分) (2019九上·北京期中) “元凶”之一,( )
A . 焚烧秸秆       
B . 燃放鞭炮       
C . 工厂排放烟尘       
D . 植树造林    
9. (2分) 某元素的离子为M2+ , 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a+b+2    
B . a+b-2    
C . a+b    
D . b+2    
10. (2分) (2016九下·巴州期中) 根据下面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论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丙物质属于化合物    
C . 乙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 参与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    
11. (2分) (2016·河南模拟) 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 .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 . Y可能是Na2SO4    
12. (2分) 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钾(K2Cr2O7),***钾(K2Cr2O7)能够和已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4    
B . +5    
C . +6    
D . +7    
13. (2分)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4. (2分)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 . 偏低    
B . 偏高    
C . 不变    
D . 无法判定    
15. (2分) 下列生活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而改变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