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贝类增养殖.doc

格式:doc   大小:199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贝类增养殖.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10 文件大小:1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贝类增养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绪论
贝类增养殖学: 是研究经济贝类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一门应用科学。
贝类又称为软体动物。
第一节 贝藻套养
1、 贝类和藻类混养, 贝类代谢产物为藻类提供了有机肥料, 藻类光合作用排出氧气, 有利于贝类呼吸。
2、 贝类生物沉积物对底栖藻类生长含有刺激作用; 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营养盐循环能产生关键影响。
3、 贝类能够固碳, 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第二节 五次海洋海水养殖 “五次浪潮”引领蓝色技术革命科技浪潮
这5次浪潮起源于山东, 成形于山东, , 堪称中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丰硕结果, 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光辉典范。 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5次浪潮, 中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 “海水超出淡水”两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 上世纪60年代, 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天然海带只适应冷水生长。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科学研究。 使中国海带总产量大幅度提升, 快速成为世界第一。 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海带生产国, 全世界80%海带由中国生产。
第二次: 上世纪80年代, 海洋虾类养殖浪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相关对虾调查研究工作。 80年代初, 以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为代表科研人员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长久关键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局面。 该结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对虾产量世界第一。
第三次: 上世纪90年代, 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1982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 并系统研究处理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部分生物学和生态学问题, 突破了产业化生产一整套工厂化育苗和养成关键技术, 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稳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次: 左右, 海洋鱼类养殖浪潮
农业部黄海水产所雷霁霖院士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 突破了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 构建起“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大产业。 大菱鲆引种和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斤大菱鲆由最初三四百元变成了三四十元, 也标志着一个新海水鱼类养殖浪潮到来
第五次: 以后, 海珍品养殖浪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领导课题组, 从处理皱纹盘鲍种责问题入手, 采取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方法, 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培育“大连1号”鲍鱼新品种, 出苗率稳定提升4~5倍, 生长速度提升20%, 养成周期缩短1/3。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总结
海水养殖产业5次浪潮带来了中国蓝色产业技术革命, 标志着中国水产业逐步从“捕捞”转向“养殖”, 养殖重心逐步从“淡水”转入“海水”。 现在, 用基因转移、 细胞克隆、 多倍体诱导、 人工性别控制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支撑海水养殖产业, 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蓬勃发展, 必将为13亿中国人食品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节
1、 鲍养殖关键有潮间带围池养殖和潮下带沉箱养殖, 陆地工厂化养殖等。
2、 贝类养殖基础特点和方法贝类养殖含有生产成本低, 适宜养殖海区范围广, 便于管理等特点。
3、 贝类养殖方法关键有三种: 扇贝、 牡蛎、 贻贝等浅海垂下式养殖, 蛤仔和文蛤为主滩涂贝类养殖, 和鲍潮间带和工厂化养殖。
4、 贝类养殖亟待处理关键问题

第二章 贝类生物学 第一节 贝类关键特征
1. 身体柔软不分节, 多数种类两侧对称;
2. 由头部(双壳类除外)、 足部、 内脏囊、 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组成;
3. 体腔退化, 只有围心腔;
4. 口腔中有颚片和齿舌(双壳类除外);
5. 神经系统由神经节、 神经索和神经环组成;
6. 间接发育种类经历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
围心腔: 包围心脏空腔, 称为围心腔, 亦称心包腔, 是心外膜和围心膜之间空隙。 闭管式循环系统, 围心腔和血液流动无直接关系; 开管式循环系统, 围心腔参与血液循环。
间接发育: 是和直接发育相对而言、 描述动物个体发育胚后发育阶段过程和特点概念, 间接发育是指幼体发育到成体过程中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