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家庄市鹿泉区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 (2018·河西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 )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安全
A
①缺钙—易引起食欲不振
②缺维生素 A—易引起夜盲症
B
①图书着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②室内煤气泄漏—打开排风扇
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
C
①—雾霾天气“元凶”之一
②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
D
①加热煮沸—将硬水软化
②灼烧闻气味—鉴别棉花和羊毛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 (2019九上·武侯月考) 经测定得知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关于这种物质说法错误的( )
A . 可能是一种单质    
B . 可能是一种纯净物    
C . 可能是一种化合物    
D . 可能是混合物    
3. (2分) 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的是( )
A . 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C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能缓慢分解,若有催化剂,则能更快分解    
D . 加压、降温时,氧气由气态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    
4. (2分) (2019九上·辽阳期末) “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SI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 单质硅由分子构成    
5. (2分) 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高温Si+x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化学方程式中x=1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6. (2分) (2019·兴城模拟) 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是( )
A .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 . 分子、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离子不能    
C . 原子得失电子可形成离子,而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D . 分子、原子、离子质量都很小    
7. (2分) (2016九上·桂林期中)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8. (2分) (2012·茂名)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B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清新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 . 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
9. (2分)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B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 (2分) (2019·重庆) 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B . 按下开关时,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    
C . 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    
D . 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11. (2分) (2018九上·临川月考)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几种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铺盖     
B . 将氯化钠倒入量筒中配制液体     
C . 搜集二氧化碳     
D . 称量固体     
12. (2分) (2017九上·海陵期中)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高锰酸钾  海水  干冰 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