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标志设计理念.doc

格式:doc   大小:87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标志设计理念.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1/11 文件大小:8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标志设计理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是美国专业的logo资讯网站,每年都会对当下流行的logo设计潮流进行总结和点评。下面是他们对2008年风潮的最新点评,国内很多网站都有原文转载,遗憾的是并没有相应的译文。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对当今logo的风向有个准确的把握和了解,翻译不准确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直到最近,潮流观察还主要是观察一个公司的设计是如何影响另一个公司的。如今PS成了新型过滤器,结果所有的Logo都呈现出PS的效果。只要某一成功的广告或者电影包含了某种特别的图案风格,那么仿佛在一瞬间这种风格便会传播开来,成为提升公司形象的利器。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涌现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当Logolounge的评审们为了我们的第四本书而给27000个Logo分类的时候,发掘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杰作也算是给他们的另一种回报吧。但总有一些涌动的暗流影响着设计的走向,仿佛一缕清香,抑或是气温的一丝变化,若即若离,你能感觉得到、但又好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潮流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潮流不再是涟漪式地传播,从一个源头渐渐扩散到整个领域;相反,当今Logo设计的风尚似乎源自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他们不分地域,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如今去探究设计理念这种盘根错节、无声无息的传播途径已经越来越难,而这也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我们将展示15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潮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主流趋势:
1 Logo设计师们不再一味强调可持续性或者笼统的“绿色”。依然有众多的自然图案,但“绿色”不再那么特别。
2 色彩越来越生动。不饱和理论退潮,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浓度。
3 总体风格趋向简洁—类型简洁、线条简洁、色彩简洁—就好像理念越来越简单明了。简洁可能已经成为衡量品牌意识强弱的尺度。
4 越少越好:少一点美术字,少一点PS处理,少一点矫揉造作的雕琢。
5 现有风格和图案将一直发挥用武之地。漫长的视觉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个人收藏还是网络传播,这些素材都随时可以为人所用。
现在开始谈论潮流。请记住,这里的潮流记录的是Logo设计长期的演化和变迁,而并不是提出设计建议。它是一部活的历史,我们关键是要研究它,并在它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从而尽可能不受这些潮流的影响。
超星体(Supernova)
想象一下天文学家们会怎样标记超新星或者一颗恒星的爆炸。多年来我们看到的一些标识都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利用条纹或糊化来体现一种速度感。
优美线条(Fine Line)
线条粗细的连贯性是决定Logo设计好坏的标准之一,因为它构成了作品的视觉节奏,并确保人们看到作品就一目了然。但在这里,忘记这条定律吧。用极细的线条开始作画。这一类Logo大部分包含两个层次—第一眼感知和第二眼感知。典型的情况是,厚重的形象包含第一层信息,并充当背景,而更深刻的第二层信息就建立在这一形象之上。
折叠及叠影(FoldOver)
试想一下有人要求你仅仅用一长条纸设计一个Logo。这些准折纸风格的设计展现出一种立体感,似乎传递出一种灵巧、干练的信息。营造出这种风格的材质可以是透明胶片、金属以及纸张。
扩张的球体(Global Expansion)
这一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当时,凡是有国际业务的企业都会考虑用球体作为他们的Logo。所有这些标识都有一个固定模式—边缘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