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深圳李敏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高。本文在肯定外资经济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外资;国际竞争力;影响;对策
近年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一直居世界前列,2002年开始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关于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利用外资的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外资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国际研究机构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各机构已有所侧重地发展出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竞争力的多种方法。其中,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 ,简称 IMD )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 WorldEconomicForum ,简称 WEF )是国际知名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机构。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洛桑报告》没有把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简化为GDP和生产率。该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经济发展、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全球竞争力报告》(简称《论坛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该报告主要竞争力指标包括: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国家环境法规及状况、国家创新能力、经济创造性和出口贸易。
下面结合2004年《洛桑报告》,对外资在中国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中的作用、影响进行分析。
一、外资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在2004年的《洛桑报告》中,中国国际竞争力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24位,位次比上年提升5位,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04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是宏观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基础设施四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位次未变外,其余三项的国际竞争力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构成国际竞争力的4个要素中除了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与外资经济的关联性较小之外,其它三个要素竞争力的提高与外资经济有重大联系。下面从这三个要素分析外资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
(一)提升政府效能的国际竞争力
,。在60个测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21位,比上年提升1位。政府效能主要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竞争性。完全是从政策是否为市场经济发展考虑,是否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水平考虑。改革开放后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立法与条规的确立与颁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所扮演的一个"软硬兼施"的政府的角色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外国投资者通过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政府施加影响力,促使中国政府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以顺应发展,这大大提升了中国政府效能的竞争力。
(二)提升宏观经济运行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