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
1 为了规范航班运行保障,提高运行效率,促进航班正常,制定本标准。
2 本标准适用于机场航班运行保障工作。
3 定义
 机型分类:
 C类航班空器:翼展24米(含)-36米,主起落架外轮间距6米(含)-9米,如B737系列、A320系列等。
 D类航空器:翼展36米(含)-52米,主起落架外轮间距9米(含)-14米,如B757、B747、A300、A310等。
:翼展52米(含)-65米,主起落架外轮间距9米(含)-14米,如B777、B747、A300等。
 F类航空器:翼展65米(含)-80米,主起落架外轮间距14米(含)-16米,如A380、B747-8等。
 航空器开关舱门时间
:按照航班原定计划开舱门的时间。
 预计开舱门时间:航空公司根据航班保障作业情况推测开舱门的时间。
:按照航班原定计划关舱门的时间。
 预计关舱门时间:航空公司根据航班保障作业情况推测关舱门的时间。
 上述定义只适用于本标准。
4 航班信息
、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旅客和各航班保障部门提供必要的生产运营信息。
、落地时间提供给各航班保障单位。
,并至少在航班到达前30分钟确定停机位。到港航班预计落地前30分钟,机场运行指挥部门原则上不得变更停机位。如停机位发生变更时,应及时通知各相关航班保障单位。
,被委托单位应将机位信息及变更信息及时告知机场运行指挥部门,机场运行部门通报各相关航班保障单位。
5航空器始发
。
,航空器完成拖曳时间
 C、D、E类航空器拖曳至出港机位(挡轮档)时间不应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90分钟(B747不应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120分钟)。
 F类航空器拖曳至出港机位(挡轮档)时间不应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150分钟。
,确保廊桥安全适用。
,航空器按规范挡好轮档后,机务应立即给出明确对接指令,10分钟之内完成廊桥对接。
a)C类及以下航空器应不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90分钟完成廊桥对接工作;
b)D、E类航空器应不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120分钟完成廊桥对接工作;
c)F类航空器应不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150分钟完成廊桥对接工作。
,双桥应先对接A桥,之后对接B桥;
三桥应先对接A桥和C桥,之后对接B桥。
。
、E类航空器应不晚于航班计划关舱门时间/预计关舱门时间前70分钟完成客梯车对接工作。
。
、客梯车对接前到位。
、空调和气源设备提供
,应及时提供地面电源、空调和气源设备。
。
,其他摆渡车应在前车驶离后2分钟内到位。
,避免旅客在摆渡车上长时间等待。
(含散舱BULK舱门)应在开始装货时开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