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hxhcwq 2021/1/12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语文知识点保证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整体性、实效性和全面性上满足实际要求,现在请阅读我整理的一些。:文言文复****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一、解释下列词语:答案 ... 语文知识点保证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整体性、实效性和全面性上满足实际要求,现在请阅读我整理的一些。
:文言文复****br/>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一、解释下列词语: 答案
1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 季 3晓雾将歇 歇 消散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
三、简答: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四、理解性默写
(1)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2)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 门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乐观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四、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