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中考化学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3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中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21/1/12 文件大小:3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中考化学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干冰升华    
C . 汽油挥发    
D . 木炭燃烧    
2. (2分) (2019·沙湾模拟)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 .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 CO、CO2、SO2 等    
C . 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    
D .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3. (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由汽油、柴油等可燃性液体引起的失火
B . 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 水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
D . 碱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4. (2分) (2019九下·灌云期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 . 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 .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 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5. (2分) (2018·盐田模拟)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水的组成
采用电解法,测量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比并检验气体成分
B
除去CO2 气体中的CO
将气体通入 NaOH 溶液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
水,观察现象
D
比较Cu、Ag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 Cu、Ag 分别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C+CO22CO    
B . 3CO+Fe2O32Fe+3CO2    
C . 2Na+2H2O═2NaOH+H2↑    
D .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7. (2分) 类推是学****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 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 . 最外层达8电子的微粒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化学性质稳定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D . 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8.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是个大水球,谈不上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B . 工业三废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C . 人体含水约占人体体重的     
D . 人要维持生命,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9. (2分) (2020·三水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称量固体药品    
C . 点燃酒精灯    
D . 稀释浓硫酸    
10. (2分)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 . 石墨质软﹣﹣﹣作电极    
B . 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 . 铜能导电﹣﹣﹣可作电线    
D .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作霓虹灯    
11. (2分) (2018九上·滨海期中) 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D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实验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