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doc

上传人:aena45 2021/1/12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高中历史必修或选修模块,初中历史第几册)
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2、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
 
……
……
……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理论的总结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范例:
信息及其特征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内容;了解信息的定义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从具体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2、内容分析:本课是开学第一课,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及设计意图
课前说明
2’
投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其中必修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两类比赛:信息学奥赛与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
学生了解并可提出问题
课前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结构有所了解,在心里形成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授课框架的初步印象。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3’
投影:“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1、讨论应该带什么。才能保证自己顺利的走出来。
2、学生讨论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是什么。 3
这个导入参照网上教学设计的导入,因为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而且学生在讨论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时有多种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