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传染病预防措施
传染病肆虐人类的历史不下数千年,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看人类社会的全面 发展,医药学科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抗菌素的应用和免疫疫苗的不 断问世,使传染病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威胁FI益减轻,疾病的防治重点山传染病逐渐向非传 染性慢性病过渡和转移。然而,近年來,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冋升,流行、眾发事件不 断,-•,同时又新发现了数十种传染病。WHO总 干事在《1996年川「界卫生报告》中振聋发喷地提出:“我们止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 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世界各国乃至 全球的一个突出重点。
1、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多年來,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 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传染 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采収措 施。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讲朋和各种针对性手段来使不同教育背景 的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其效果収决于宣传方式与受众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对传 染病预防的成效卓著,如安全性行为知识与艾滋病预防,饭前便后洗手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等,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传染病防治方法。
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灭天 花、脊髄灰质炎活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如麻疹、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來控制流行,或将发病率 降至相当低的水平。
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强粪便管理和无 害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加强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种,其监测内容包括染病发病、死亡; 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 口资料等。必要时还应开展对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并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我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常规报告和哨点监测。常规报告覆盖了甲、乙、内•三类共37种法定 报告传染病。国家还在全国齐地设立了艾滋病、流感等监测哨点。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日益体现了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策 略的重要性。
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対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多种预防措施。
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具体 要求参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一经诊断为传染病或 可疑传染病,就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只有尽快管理传染源,才能防止传染 病在人群屮的传播蔓延。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人必须实施隔离 治疗,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协助。
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隔离通帘应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病人已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