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汉学家之死——重写博尔赫斯《小径分岔花园》王柏华.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学家之死——重写博尔赫斯《小径分岔花园》王柏华.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1/1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学家之死——重写博尔赫斯《小径分岔花园》王柏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学家之死
——重写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本文的一小部分文字以《博尔赫斯书写中国故事》发表于《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写过一篇侦探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El jardin de Senderos que se bifurcan, 1941)。在一次访谈中,作者自己说这篇小说“作为侦探小说来看还是相当好的",而且它“超过了侦探小说”。 见理查德·伯金编:《博尔赫斯谈话录》,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小说案情十分简单:主人公雨村博士(“雨村”之名字取自《红楼梦》中的“贾雨村”) 这个说法据evelyn Fishburn & Psiche Hugnes所编A Dictionary of Borges(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90) “Yu Tsun”词条。又Eric Hayot等人编Sinographies, Writing Chin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8,,注释49)也提到这一点,不过不很明确。博尔赫斯欣赏《红楼梦》,读过《红楼梦》的德文和英文译本,在作者创作的年代,“贾雨村”之名,流传最广的Franz Kuhn的德译本作“Yü Tsun”,英译本通常作“Yu Tsun”。考虑到博尔赫斯有限的汉语知识、他对《红楼梦》的喜爱以及贾雨村在《红楼梦》中的角色,“Yu Tsun”即“雨村”的说法极有可能。何况,博尔赫斯若知道贾雨村的双关意义即“假语存”,那么,在这篇小说中使用这个名字也是再合适不过了:按照小说叙述的表面逻辑,主人公/叙述者已死,留下的不过是这些文字(语存),其耐人寻味之意正在真假虚实之间。在英译本中,主人公的名字采用韦氏拼音作“Yu Tsun”,若采用现代汉语拼音则为“Yu Cun”。国内有多种汉译法,如王央乐译《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译作“俞琛”,王永年译《巴比伦彩票》(云南出版社,1993年)译作“余准”。
本来是一位大学英语教师,来自中国山东青岛。一战期间,他在英国从事间谍活动,效命于德国军方。 据相关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共输送14万华工到法国,为联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故事开始之际,他的身份已经暴露,正被英国间谍追捕,在劫难逃,他决心在被捕之前给上司传递一个重要情报:英军大炮驻扎的地点。别无选择之下,他决定枪杀一个叫“阿尔伯特”的人,于是,他翻开电话薄,找到了这个名字,按电话薄提供的家庭住址,乘火车找到此人家中。没想到,这个叫“阿尔伯特"的人是一个汉学家,于是,主客二人愉快交谈了一个小时,就在敌方间谍闯入的瞬间,,汉学家被陌生人枪杀的新闻出现在当地报纸上,德国军方据此获得了情报。原来,汉学家的名字
“阿尔伯特”正是英军大炮驻扎的村庄的名字。
表面看来,这桩谋杀案纯属巧合,作案人跟汉学家既无冤亦无仇,二人之前甚至素未谋面,***动机几乎为零。读到小说的结尾,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解开了全部悬念,任何一个普通智力的读者都能明白。一个透明的案件,何谈侦探故事?这似乎是一篇没有侦探也不需要侦探的侦探小说.
可是,就在故事结束之际,读者却仿佛身陷迷宫之中,一个迷团解开了,却冒出了更多的迷团:如果传递情报非要杀死一个人,为什么偏偏是汉学家?为什么杀死汉学家的偏偏是一个中国人?莫非在巧合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些不明的动机?对于一个高明的侦探或读者,故事的背后究竟还有什么故事?当然,博尔赫斯的小说总是包含多重故事和主题,以上提问仅仅针对小说最外层的侦探故事。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该小说的其他主题如迷宫、时间以及各种主题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不拟谈论该小说叙述上的后涉性(metafiction)等等.
博尔赫斯说,经典的侦探小说是“一种智力型的文学体裁,这种体裁几乎完全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之上,破案靠的是抽象推理,而不是靠揭发案情或罪犯疏忽”. 见博尔赫斯:《侦探小说》,见王永年等译:《博尔赫斯口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72页。
一流的侦探小说往往案情简单,它对读者的智力挑战恰在于案情之外。
杀死汉学家——朋友?
罪犯被捕归案,经审讯,被判绞刑,我们读到的故事是罪犯死前留下的证词。按照作者的说明,这是一段记录在案的证词,由当事人
“口述、重读并签字”,作者也不过是一个读者,而且他所读到的文本缺了前面两页。作者暗示说,这段残缺的文字之所以值得一读并转录于此,是因为它为一段正史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证据和说明。如此说来,就文本资料而言,读者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至于文

最近更新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7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8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7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7页

UnixShell编程基础培训(基础篇) 146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轻巧夺冠) 6页

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7页

日常生活突发事故急救知识及处理方法考试题库.. 33页

日常生活突发事故急救知识及处理方法考试题库.. 33页

日常生活突发事故急救知识及处理方法考试题库.. 34页

日常生活突发事故急救知识及处理方法考试题库.. 33页

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49页

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基础题) 49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5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5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6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7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 6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重点 5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典型.. 7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轻巧夺冠】.. 5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 5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模拟.. 6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突破.. 7页

科普知识题库及答案【易错题】 18页

科普知识题库附答案【夺分金卷】 18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综合题】 9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 9页

《中国现代诗歌与》 73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夺分金卷)..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