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第六节 怀宁县.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节 怀宁县.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节 怀宁县.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54 年,淹入梅山水库)第一专区。民国 29 年 2 月 2 日,撤销皖北行署,太湖县仍属安
徽省第一专区(4 月 26 日,专员改驻桐城。34 年 8 月 15 日,抗战胜利后迁驻安庆城)。
38 年 3 月 2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解放太湖县。
〔中国共产党建政〕
民国 36 年 9 月 28 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教导团和七旅二十团等部队解放太
湖县城。10 月 1 日,成立太湖县民主政府。11 月,撤出太湖县城。11 月 15 日,中国人
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组建皖西行署,在今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地区置太望县,在今太湖县
与岳西县交界处建太岳县,2 个县属皖西行署第一专区。
民国 38 年 4 月 15 日,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备案,重新调整区划,恢复太湖县
(仍治晋熙镇),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专区。7 月 16 日,太湖县民主政府改称太湖
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太湖县仍属皖北行署(驻合肥市)安庆专区。
1952 年 8 月 7 日,太湖县改属安庆专区。
1956 年 5 月 11 日,改太湖县人民政府为太湖县人民委员会。
1968 年 8 月 18 日,成立太湖县革命委员会。
1981 年 8 月 8 日,太湖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太湖县人民政府。
1988 年 8 月 17 日,太湖县改属安庆市,至今未变。
第六节怀宁县
怀宁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长江北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 30°20′~ 30°50′与东经
116°28′~117°03′之间。总面积Ⅷ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该县,东
连安庆市区,西接太湖、潜山县,北界桐城市,南邻望江县。现全县设 10 个乡,16 个镇。
县人民政府驻石牌镇。
一、历史变迁、县名、县治
〔历史变迁〕
怀宁县创于东晋义熙九年(413 年),初治故皖城(今潜山县城梅城镇),位故皖县境
内,比汉皖县范围要小得多。南宋初,撤销太湖县入怀宁县,使怀宁县面积大增。不久
复,仍旧境。怀宁县治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 年)前治所稳定,向兼晋熙(隋唐曾改为
同安、盛唐)郡治及先后兼豫州(又称西豫州、荆河州)、晋、江、熙、舒州、德庆、安
庆军、府治,为皖西南政治中心。在古皖城作为一、二、三级区划治所稳定了 805 年。嘉
定十年(1217 年),金兵南侵襄樊,骚扰安庆府。为避金兵,曾将安庆府治及附郭怀宁县
治迁治皖口城(今怀宁县山口镇),后复还旧治。端平三年(1236 年),蒙古汗国口温不
花攻淮西,为避蒙古军,先后将府治及附郭怀宁县治迁治罗刹洲(今属贵池市)、杨槎洲
· 682·
(今贵池市杨叶洲)。后复旧治,直至景定元年(1260 年),安庆府治及附郭怀宁县治才迁
治故舒县的宜城渡(今安庆市区),从此,怀宁县治安庆城前后达 691 年,直到 1950 年
12 月 12 日,怀宁县城才正式迁居于石牌镇,至今不变。
今怀宁县境内历史上县以上治所先后有皖口、石牌两镇。怀宁县最早的县治为故皖
城(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安庆城(今市区)(详见该两区划介绍)。
〔疆域变迁〕
怀宁县不仅县治多次迁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