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摘 要:伴随能源环保与汽车消费税调整等政策的出台,我国小排量车型将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主要从产品、广告和公关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采取有效营销策略,以促进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0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与我国大排量轿车销售量大幅度上涨形成鲜明对照,说明节油减排效果明显的小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分析小排量汽车市场下滑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必要先分析小排量汽车的营销环境。
关键词:小排量汽车 营销环境 营销策略
I
目 录
第1章 前言ﻩ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第2章 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分析ﻩ3
2.1 经济环境对小排量汽车影响至关重要,利弊兼有 3
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存在误区 3
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ﻩ5
第3章 小排量汽车的产品策略ﻩ5
6
. 提高小排量汽车的质量 7
第4章 小排量汽车的广告策略ﻩ8
慎重选择广告媒介 8
广告设计要有创意 8
,不断向城乡结合地带扩散ﻩ8
第5章 小排量汽车公关策略 9
有效进行政府公关ﻩ9
提升整体形象公关策略 13
结 论 14
致 谢ﻩ14
参考文献 15
1 前 言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人类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迈向以太阳能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文明,将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友好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因此其进步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场直接涉及到低碳技术的研发、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规则的改变等各方面的全球性革命,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国家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要求我们适当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亲自参与其中。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 年到1978 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建设阶段。全部由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销售,对企业而言不存在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第二阶段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9 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是我国汽车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建设改造,提高了产量,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增强。第三阶段从2002 年加入WTO 至今,是我国汽车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这无疑会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威胁;而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之前的发展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亟待改善和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遗留的问题和加入WTO 后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产业组织结构问题(即产业内企业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我衡,某些地方政府采用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业内企业竞争力不强。而入世后,中提高,消费品位也受到国外诸多产品广告的影响,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车偏好增加;合资企业也成为许多中资企业强而有力的替代品,一些国内老牌汽车企业资不抵债,存货积压。二是产业空间结构问题。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个集聚和扩展的过程,开始以集聚为主,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各种要素向中心地点集中,形成一个产业中心,再由产业中心带动周围企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形成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调节,存在市场分割的现象,各地出于自己经济和政治利益各方面的考虑,都希望将汽车行业发
展成自己的支柱产业之一,设立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市场,使我国没有产业中心和核心企业。
三是规模经济问题。我国企业的分工多为按产品的种类分工,如分为客车制造厂,特种车辆制造厂等,零部件生产厂家仅仅围绕某个主机厂的配套产品进行生产,生产要素在不同种类汽车生产中流动较少,导致一定的效率和资源的浪费。四是产业市场结构问题。我国的汽车出口比例小,且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一些精密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整车出口额很小。同时由于现在中国的技术投入不足,合资企业的成长能力更强。跨国公司希望借合资的名义回避关税,开拓中国市场,而中方期望以“以市场换技术”。可时至今日,一些已经成立多年的合资汽车企业的核心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