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时 间:2010年3月     
地 点:会议室
执教教师:王老师
执教内容: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
评课教师:刘老师
    1、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列方程解只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这个认知基础,组织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2、找到这个新知识点后,就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样解决这个新问题的,然后再引导学生把书上说的解题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在思考把哪个未知数设为x时,不是由教师指定,而是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把桃树的棵数设为x的道理。
    3、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根据题意画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进一步深刻理解两个未知数(x棵和3x棵)的关系,在深入理解题意和题中的等量关系的情况下,再列方程解方程,这样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4、而后教师用改题的方式,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掌握水平。
     5、整节课的教学始终紧题目扣等量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效果较好。
数学评课: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 (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