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说教学模式 
  二、说教材
三、说学情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1
一、说教学模式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这正是我承担的市级实验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所谓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多种历史情景,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面对面”。在这种“面对面”之中,使学生自主地去“参与”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2
二、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第七课,属于科技文化史,是隋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用 “雕版印刷”和“火药”“赵州桥”三目来说明隋唐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隋唐科学技术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并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达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本节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3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唐末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
3、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动手实践来体会雕版印刷的过程
2、通过讨论,认识雕版印刷、火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通过 “做赵州桥小导游”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提取课本信息的能力。
4、通过课余活动加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科技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赵州桥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4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贡献。
(理由:这些内容既能让学生领略我国隋唐科技的辉煌成就,又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赵州桥的设计原理
(理由:涉及到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七年级知识水平学生受限制,理解起来困难,所以是难点。)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5
三、说学情
1、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本课内容已有初步了解,但不全面。老师在授课时,应丰富教学内容。初一学生求知欲较强,但科技史内容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初一学生爱动手、爱表现。设计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进行角色扮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6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并辅之以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这一理论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示和讨论,以期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的目的。) 
2、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新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能力。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正体现了这种一致性。)
3、教具:多媒体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7
五、说教学过程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以情景创设为前提,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共同活动为特征,自然天成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升华创新
嘉祥县卧龙山镇卧龙山中学许秋峰
2021/1/16
8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导入语)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把“神州五号” 飞船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长征”系列火箭和“神舟” 系列飞船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