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古代写除夕元日元宵的好诗词.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写除夕元日元宵的好诗词.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写除夕元日元宵的好诗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写除夕元日元宵的好诗词白居易诗意图李清照画像中国的春节, 是国人最喜欢的喜庆佳节, 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 有好几天是人们的时间是人们欢度的时节, 一般是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起, 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 当然, 欢度春节的最热闹的时光,是自除夕开始一直到元宵之夜。除夕是旧岁的最后一天,新年以元日开始,去旧岁迎新年, 这不仅是传统习俗中时节的更新, 而且,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是生命流程的更新,是告别逝去的不如意,迎来新的希望, 是新的生活的开始,这, 很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流程的思考和感触。旧岁的最后一天,古人称之为“除夕”,大概是说,光阴过去, 即是“除”,《诗经· 唐风· 蟋蟀》就有:“蟋蟀在堂, 岁聿其莫。今我不乐, 岁月其除。”或许, 这就是“除岁”的最早的使用。古诗告诉人们, 当蟋蟀在堂时, 一年之岁忽已晚。终岁劳作辛苦, 都舍不得休息, 当此除岁迎新之际, 吾辈应纵情欢乐。那么早的时候, 诗人就对除夕有浓厚感概的诗情。过了除夕,新的一天叫“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元旦”在古代亦称为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 现在,“元旦”被公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占用了, 其实, 原来旧历的元旦是专门使用春节。元日,本意为吉日,从张衡的《东京赋》以来,一直沿用着以正月初一为元日。春节的时光, 一直持续到元宵,“元宵”亦称“元夜”、“元夕”、“上元之夜”等, 可能是因为元宵是春节庆典的尾声, 与除夕的守夜、元日的祝贺等相比, 正月十五上元之夜属节日的尾声, 该好好的庆祝了, 所以, 常常是最为热闹的节日。张祜有诗曰:“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灯》) 顾况也有对元宵热闹; 情景的描述:“处处逢珠翠, 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上元夜忆长安》) 历来, 元宵常常有灯会, 在闽南泉州, 如今还年年办元宵十五灯会, 热闹非凡,“上元灯节”成为了人们最喜欢观赏, 最富有诗意, 最为令人感叹美好时刻, 多少离别的人渴望元宵团圆, 多少爱情故事在十五之夜发生, 多少诗人写出了对上元之夜的感概……。于是, 也就留下了如北宋欧阳修所写的(也有人说这是南宋朱淑真所写的)十分精彩的诗: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元夕词》下面,从书本和网络中辑录了一些写除夕,写元日,写元宵的诗词,在这春节的美好时光里,供大家参考和欣赏。写除夕的,如: 守岁唐· 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夜作唐·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除夜唐· 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除夜唐· 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除夜唐· 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除夕宋· 梅尧臣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守岁宋· 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除夜雪宋· 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宋· 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除夕明· 文徵明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写元日的,如: 元会魏· 曹植初岁元祚,吉日维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元黄。珍膳杂还,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元日示宗武唐· 杜甫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己酉新正明· 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迎春歌明· 袁宏道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