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将进酒》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

格式:ppt   大小:2,554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将进酒》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

上传人:相惜 2021/1/16 文件大小:2.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将进酒》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整理课件
学****目标
;背诵诗歌。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整理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重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重点)
3、正确认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难点)
整理课件
作者简介:
李白字 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想象丰富
奔放飘逸
豪迈瑰丽
整理课件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理课件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嵩山与友畅饮做将进酒
(752)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人生经历
整理课件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游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整理课件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整理课件
解“读”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
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
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整理课件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