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传染病表格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3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表格总结.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1/16 文件大小:1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表格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原/流病
流病
临表
诊断
治疗
预防/鉴别
备注
流行性出血热
EHF /HFRS
肾综合症出血热
Epidemic Hemor—
rhagic fever/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汉坦V
①啮齿类(鼠)
②呼吸道(主)/消化道/接触
③普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欧(我国普遍高发)
⑤四季(冬春主)
⑥男青壮年农民/工人
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
潜伏期:7—14d
五期:
①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眼眶/腰痛)、毛细血管损伤(三红:脸部/颈胸部/结膜)、肾损害
②低血压休克期
③少尿期
④多尿期
⑤恢复期
①冬春、病前两月进疫区、鼠类接触
②五期经过+早期临表(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肾损害)
③辅助 血RT:血液浓缩(红/白/Hb↑ PLT↓)
   尿:蛋白(+++),膜状物
  确诊  血清/ 血细胞/尿→病毒抗原
   血清→IgM抗体
 IgG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
  早期/非典型患者诊断  RT—PCR→RNA
三早一就:早发现/休息/治疗,就近处理
①期:抗v(利巴韦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忌强发汗退烧药)、预防DIC
②期:积极补容、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
③期+④期(移行期/多尿早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
④期(多尿晚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①疫情监测
②防/灭鼠
③做好食品/个人卫生
④疫苗
⑤期: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乙脑备注]
①人畜共患
②乙类传染病
③乙脑极期严重表现:高热、抽搐、呼衰
④致死主因:呼衰
⑤并发症:支气管肺炎(max)
⑥抽搐病因:高热、脑水肿、呼吸道阻塞致脑组织缺氧、脑实质病变
⑦猪是主要传染源的原因:猪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病毒血症期长,而人的病毒血症仅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⑧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颈项强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日本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①猪(主)
②蚊媒传播(三带喙库蚊)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洲(我国普遍)
高热、意识障碍、抽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常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4d
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脑实质受损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衰(中枢性主)、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循环衰竭(少)
①夏秋季(7/8/9月),10岁↓儿童
②突然起病,脑实质病变(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较轻
③辅助 血RT:白/NE↑
     脑脊液:无菌性脑膜炎改变(非化脓性、无色透明、压力
及时处理,把好三关←抢救关键
①一般治疗:吸痰、拍背、翻身
②对症治疗:把好“三关”
高热:物降主、药物辅、亚冬眠
[鉴别]
①中毒性菌痢
②化脓性脑膜炎(流脑)
③结核性脑膜炎
④脑型疟疾
⑤其它病毒性脑炎(HCV)、肠道V、腮腺炎V
乙脑V
⑤夏秋季(7/8/9月)
⑥10岁以下儿童
 ③恢复期
④后遗症期:6月后所存在的症状
分型:轻、中(普通)、重、极重(爆发)
↑、白C轻↑)
早期诊断→特异性IgM抗体
  回顾性诊断→补体结合抗体(IgG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分离、RT—PCR→RNA
  抽搐:去除病因、镇静止痉
呼衰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④抗菌治疗
⑤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饲养卫生/人畜分开/仔猪疫苗
②防/灭蚊  ③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
①带菌者(主)、患者
②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2米以内)密切接触(2岁↓)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持久免疫力
④冬春季(3/4月)
 周期性:通常3-5年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
流行期间A群主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
潜伏期:2-3d
四型:
①普通型(90%↑):四期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1-2d):多无
败血症期(1-2d):高热、毒血症症状、瘀点/斑(皮肤、结膜、软腭粘膜)、重者紫黑色坏死/大疱
 脑膜炎期(2-5d):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高热、毒血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