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研究进展 (一 )
作者:何敏慧陶梅芳章晖王祖承
【关键词】精神疾病;社区;康复干预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社区干预采取的各项康复措施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减轻或缓解精神症状, 防止功能衰退, 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环境,
使其心理与社会功能获得显著进步〔 1〕。本文就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进展综述如下。
1 社会技能训练的基本策略〔 2 〕
社会技能训练的基本策略是与人类的学习原理相一致的,
都是通过矫正错误的假设和消极的
动机来建立正性期待。 通过联合使用各种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及对角色扮演者的某一特异性
行为予以鼓励的办法而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
并称之为观察性学习。 对于患者的某些基本技
能能够接近靶行为的适宜行为要予以阳性强化。通过家庭作业及在现实生活中练习的方式,
不断使习得的技能能够从一种环境向另一种环境转化或应用,
采用故意忽略患者的病态表现
或教会患者其他技能等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其不适当的行为。
患者的良好行为如能在其生活的
环境中得到充分的、 经常的鼓励 ,也就是说其恰当的行为在自然生存环境中受到了阳性强化,
那么这一行为就将会长期保持〔
3〕。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的社会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 其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不依从性,
不仅仅是态度的问题, 而通常是缺
乏处置疾病和药物技能的体现。
由 UCLA的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康复临床研究中心所设计的社
会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 恰恰是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处置疾病和药物的能力与社会技能训
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具有好的结构性和计划性,
能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中所存在
的症状和认知障碍, 其结果的可行性已在美国、 加拿大、 日本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得到了
验证〔 4〕。此程式讲授的主要内容是精神疾病患者的需求和缺陷。
因为这些需求和缺陷往往
是患者成功地处置其疾病的主要障碍。
例如患者将会学到药物的自我处置、
处置症状及练习
一些人际交往及在社区中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等等。
此程式所设计的训练活动主要是通过习得
的行为来代偿患者的认知和学习障碍,
如通过录像进行反复学习和实践、
行为表演、 实际练
习等。为达到在临床实践和科研中的高度可重复性,
此程式对每一步骤所需技能均予以详细
描述。 通过这些描述,临床实践者无论其教育背景及经历如何,均可以准确无误地使用,从
而保证了训练的质量和一致性。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的程式包括
:药物自我处置程式、症状
处置程式、 娱乐消遣程式、基本交谈技巧程式、服饰和个人卫生程式及重返社区程式等。每
一程式均是结构化的课程, 包含一本训练者手册,
主要讲述训练者在课堂上应该说和做的内
容;一本患者手册包括很多表格和检查表,
此外还有一盘录像带,
向患者展示所要学习的技
能。尽管每一程式的内容不同,但大致均分为
4~ 8 个技巧部分,且每个技巧部分的讲授过
程都是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