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联六副学习目标 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自学提纲( 10 分钟左右) 1、查找、收集、交流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反复诵读,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欣赏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 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 )”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 chǎ ng) 在公元 959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对联的起源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后来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对联的起源对联知识简介对联也叫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 是由两个对偶句组成的文体。对联的种类很多: 1、从张贴处上说: 春联(大门) 楹联(柱子) 堂联(堂屋墙上) 2、从用途上说: 寿联婚联挽联题画联交谊联名胜联 3、内容:可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可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向往丰收、吉祥与健康。 4、对联的特点: ①对联的字数不限。②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③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④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仄相对。严对宽对(上下联中忌讳在同一位置使用同一个字) (上下联中忌讳在同一位置使用同一个字) 张挂对联,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不能颠倒。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上联最后一字是仄声(第三、四声) 右边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第一、二声) 左边一是内容充实、意境深远。二是平仄上合乎格律。三是对仗上严谨工整。四是修辞技巧别具一格。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欣赏对联呢? ?欣赏六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