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央空调技术交底多联机doc.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央空调技术交底多联机doc.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1/17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央空调技术交底多联机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备安装施工程序与工艺方案:
施工前:确定施工范围→制作施工图
施工中:安装室内机→冷媒配管安装→安装室外机→气密试验→真空干燥→布线→冷凝水配管→保温→追加充填冷媒→试运转及调节→交付使用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冷凝水管道孔应使管道具有向下的坡度(排水坡度至少保持在 i≥,同时也必须考虑绝热管的厚度)。
2)冷媒管的通孔直径应考虑绝热材料的厚度(最好气管和 液管双排并列)。
,如果变更后有打洞时,应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及尺寸,无误后在要打洞孔的墙板上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确认对建筑 物结构无影响后才能进行打孔作业。管线过墙洞,采用开孔机打孔。若不 适宜开孔机打孔的墙壁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用其他方式打孔。孔的大小以可以穿过管线(含保温层)为准。管线穿过墙体或楼板处应设套管,管 道的焊缝不得设于套管内,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但应比地面高出 20㎜,管道与管套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难燃材料填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 道的支持,也不得将管道焊口安装在套管内。对于开洞形成的垃圾,应做到随做随清,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三、室内机安装
操作步骤:测定安装位置 → 标识安装位置 → 安装悬吊支架→安装室内机
(1)关于室内机安装的说明
所有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指标。吊支架必须足以承受室内机的重量并严格按照室内机技术安装手册来执行。
①室内机设备的搬运和吊装: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 伤。
②室内机应采用弹性减震吊环吊装,室内机下垫橡胶减震两层。
③室内机位置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 a、安装空间的高度确定。 b、室内气流组织问题。 c、吊顶内空调机的安装空间确定。 d、空调与室内气流组织问题。 f、吊顶内空调机的安装空间确定。 g、空调与室内吊顶造型与灯具等的协调。 h、要求室内机水平安装。(水平度在±2mm 之内)
要点:①悬吊支架必须足以承受室内机的运行重量;②安装前必须检查并核对设备型号;将检查情况填入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③注意校正主要的设备(主要是管道的布置和走向);④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供综合维修用;⑤应留有一检修孔,尺寸为不小于 400×400;⑥装室内机时应保证有足够的冷凝水管位置。
(2)、支、吊架制作技术要求
1)管道支、吊架、支座的制作按照图样要求进行施工;2)安排统一加工,形式一致;3)型钢采用机械下料,不得采用气(电)焊进行切割和开孔处理;4)型钢采用机械钻孔,不得采用气(电)割孔;5)管道支、吊架支座的焊缝高度不得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得出现 漏焊、夹渣或焊缝裂纹等缺陷;
(3)、支、吊架安装技术要求
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始、末端固定支架的位置;2)再根据管道的设计标高,把同一水平面直管段的支架位置画在墙上或柱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斜度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标在始、 末端支架位置上;3)在两高差点拉一根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在墙上或柱上标出每个支架的安装位置;4) 支架材料及固定方式:25×4mm 镀锌扁铁或 30×3mm 角钢。
5)水平管(铜管)支、吊架间隔如下:
标称 间隔
φ20 以下
φ25-40
φ50
注意:铜管不能用金属支托架夹紧,应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保温层托住铜管,以防止冷桥产生。
四、冷媒配管工程
作业顺序:安装室内机 → 按图纸配铜管 →铜管清洗 → 安装铜管管道 →置换氮气 →钎焊 → 吹净 → 气密试验 → 真空干燥
1)冷凝配管三原则:
原因
防止故障对策——干燥从外部,例如:雨水、工程水之侵入;
★ 管内凝结水侵入。
配管加工 → 吹净 → 真空干燥
清洁
★钎焊时管内氧化物形成;
★尘埃、杂物从外侵入。
置换氮气→ 吹净 配管加工
气密性
★钎焊不完全;
★喇叭管漏气;
★边缘漏气。
使用适合材料(S-Sn97Cu3 焊条)
严守钎焊基本操作 严守接喇叭管基本操作 严守接口基本操作
2)替换氮气的方法:
①使用氮气;②必须使用压力调节器。
3)冷媒管的封盖: 冷媒管的包扎十分重要以防止水分、脏物或灰尘进入管内。每根管的末端必须包扎封盖,“扎紧”是最有效的方法。
4)冷媒管吹净:①将压力调节阀装在氮气瓶上;②将压力调节阀与室外机液体管侧的通入口用充气管连接起来;③将室内机除 A 机之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