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19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doc

上传人:AIOPIO 2021/1/18 文件大小:1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初三化学上册考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考点1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3页)
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人)发现。
考点2。 化学研究的对象(4页)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7页8页)
⒈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⒉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8页)
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例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页)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点燃前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着时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内焰最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焰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熄灭后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考点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4页)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槽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呼出的气体难溶于水
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考点5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151-152
页)
考点6 药品的取用(18页)
⒈识记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图标。(18页)
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指定原则": ★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或药匙、纸槽;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可用胶头滴管。方法是将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取大量液体(倾倒法)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