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七律长征.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律长征.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8 2021/1/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律长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律长征》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七律 长征〉〉,共 1 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教学设想、教 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课文所处地位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
东在 1935年 10 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
2、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a、理清本诗结构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
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 夸张的手法来 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 括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 教学。 据
新《大纲》 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科 学地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 础、发展水平出发,
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 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使他们再老师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 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 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 采用录音磁带、 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热情, 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 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三、 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质疑为主线的教 学思路, 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法。
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诗文不长,但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掌握的东西较 多,因
此,教学上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划分。 第二课时,通
过学****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五、 教学过程
本课按“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学****新课——反馈练****归纳总结”进行教学。
1、 引入新课:放有关长征的歌曲引入。
2、 师生互动 (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使学生感知课文。 ( 2)
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3)同学合作,正音释义。正音一一律(lu)磅礴(pang bo)崖 (ya)岷(min)释义 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
欢悦(4)师生互动a、理解全诗内容及层次划分理解本诗内容 ,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学生提 问,师生共同完成。b、分析本诗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完成。
3、 反馈练****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 ,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探究练****一 ,从而 加深学 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的基础上 ,归纳出朗读七律诗的要求 :注意音节停顿、重音及 韵脚, 还要领会作者写此诗的目的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5、布置作业 ( 1 )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 ( 2)给本诗作画。
附:板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