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接岗位对接技术提升素质 198 名教师分赴中平能化集团生产技术一线学习锻炼 7月 19 日,我院教学系部 198 名专业教师在学院和系部领导的带领下, 冒雨分赴中平能化集团 27 个厂矿生产技术一线, 采用顶岗、助岗、协岗、轮岗等多种形式,进行为期 15 天的现场学习、锻炼, 由此开启我院建院以来专业教师一次性大规模集中到企业接受培训、学习、锻炼的序幕。这么大规模集中到企业生产技术一线多岗位开展轮训和锻炼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也是鲜见的。“这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几年,每个暑假学院都将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 接受企业技术工程人员的培训, 并形成工作的常态。”仵自连院长在带队下矿时说。由于煤炭企业生产的特殊性, 为保证这次教师下企业现场锻炼取得预期的成效, 让参加的教师学到真功夫, 掌握企业最新的生产技术、了解和学习新设备、新工艺,学院领导班子先后召开多场专题会议, 院领导仵自连、蔡志刚、李树伟等亲往中平能化集团多个单位进行联系, 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教务处将派出督导检查组, 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在 7月 17 日下午, 学院还召开 2010 年暑期教师下现场锻炼动员大会进行动员。仵院长进一步明确了这次派教师下企业现场锻炼的重要意义, 指出: 打造双师素质和能力, 在生产一线接受锻炼, 是学院为中平能化集团等企业量身培养高技能适需人才的需要, 是深化和拓展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成果,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是实现学院再次跨越发展的根本需要。仵院长说,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和用人单位的生产技术岗位实现无缝对接”。仵院长要求广大教师要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 要珍惜机会, 转变角色; 要强化学习, 注重实效。实现从教师到学生、从文化人到工人、从管理者到被管理者的三个转变,能够吃得苦,耐得脏,学到真经。副院长李树伟在动员报告中, 充分肯定了建院以来, 特别是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在双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成绩, 分析了示范校建设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问题。指出这次教师下现场的目的是认识矿山,感知矿山,提高对矿山的认识,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现场教师充分认识所肩负的职责和任务,多干实事,加强学蔡志刚也希望教师充分认识下现场锻炼的意义,希望通过下现场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素能, 打造学院优秀的教学团队。(裴朝阳) 对接岗位对接技术提升素质在校矿融合的实践平台上锻造“双师”对王怀玲、张丽荣等老师来讲, 2010 年的暑假注定是最忙碌的暑假。因为,根据学院的安排,她俩将从 7月 19 日开始分别到集团中南汽车贸易公司和八矿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锻炼学习。之前, 他俩还作为机电学院的辅导员刚刚送走到企业学习实践的学生。忙碌的还不止她俩儿, 也就是在同一天, 利用暑假期间相对集中的时间,学院分赴集团一矿、六矿、首山矿、东联公司等 27 个单位的教师就有 198 名。他们分别采用采用顶岗、助岗、协岗、轮岗等多种形式,进行为期 15 天的现场学习、锻炼,并由此拉开学院建院近十年来专业教师一次性大规模集中到企业接受培训、学习、锻炼的序幕。由于煤炭企业生产的特殊性, 为保证这次教师下企业现场锻炼取得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