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消化系统患儿的护理.pptx

格式:pptx   大小:964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化系统患儿的护理.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19 文件大小:9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化系统患儿的护理.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征
特点
临床意义
吞咽能力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及吞咽功能。
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功能则均较差。
严重疾病可影响吸吮反射,使其变的弱而无力。
唾液
新生儿及婴幼儿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少.
3 — 4 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 个月时分泌明显增多。
3 个月以下的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下,不宜喂食淀粉类食物.
特点
临床意义
口腔
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
易受损伤和感染;
婴儿口底浅,不能及时吞咽
所分泌的全部唾液,故常发
生生理性流涎。
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食管
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食管长8—10cm,1岁约12cm,5岁约16cm,学龄儿童约20—25cm 。
插胃管的参考依据
特点
临床意义

婴儿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贵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易发生滋奶和呕吐
胃酸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少且酶活力较低;
消化功能较差;
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2h,母乳为2~3h,牛乳为3~4h
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

肠管相对比成人长,吸收面积相
对较大,肌层较薄,粘膜血管丰
富.
有利于消化吸收。也可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变态反应。
肠系膜柔软而长,固定性差,肠活动度大;直肠较长,黏膜下层固定差,
易发生肠套叠、肠扭转;
直肠肌层发育不良
易发生脱肛
肠乳糖酶活性低
易致腹泻
胃—结肠反射
大便次数多
特点
临床意义
特点
临床意义

肝功能不成熟
解毒功能差
胆汁分泌较少
生理性黄疸
用药的剂量和疗程应慎重
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差

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较低
胰淀粉酶l 岁后始接近成人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差
健康小儿粪便
呈墨绿色、粘稠、无臭味,多在生后12h内开始排出
胎粪
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每日排2‾4次,不臭,呈酸性反应。
母乳儿粪便
呈淡黄色,较干稠成形,含乳凝块多,每日排1‾2次,较臭,易便秘。
人工喂养儿粪便
混合喂养儿粪便
质地较
软,颜色
较黄。
添加辅食
后性状接
近成人
第二节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细胞内液
血浆
间质液
血浆
细胞内液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