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x

格式:pptx   大小:1,383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19 文件大小:1.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
病例
患者女性,35岁。乏力、腹胀、消瘦半年。查体:贫血貌,肝于右肋下1cm,脾于左肋下5cm;Hb:90g/L,WBC:152×109/L,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PLT:400×109/L,NAP积分降低。第1问:根据以上资料,诊断考虑为: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溶血性贫血
C 淋巴瘤
D 类白血病反应
E 骨髓纤维化
参考答案:A
答案解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可伴有血小板增多,脾大具有特征性,并有NAP积分减低。溶血性贫血一般仅表现为贫血,长期的慢性血管外溶血也可以伴有脾大,但此时往往有脾功能亢进,可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淋巴瘤一般不会导致白细胞极度增高。类白血病反应所致的白细胞增高一般不会超过50×109/L,且NAP积分明显增高。骨髓纤维化可以伴有白细胞的增加和明显的脾大,但外周血白细胞以成熟粒细胞为主,中晚幼粒细胞不超过20%,并可见有幼红细胞,泪滴状红细胞,且多数患者NAP积分增高。
第2问 若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粒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为主。为尽快明确诊断,应该行下列哪项检查:
A 细胞化学染色
B 流式细胞术
C RT-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D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E 染色体核型分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病机制是第9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故慢粒的诊断最关键的是检测到t(9;22)(q34;q11)异常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慢粒的诊断无帮助。RT-PCR技术灵敏度高,方便快捷,但由于其伴随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不能用于慢粒的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仅能检测到t(9;22)(q34;q11)异常染色体,同时还能发现是否伴随其他染色体异常,但其操作复杂,对标本要求高,耗时长,短期内不能得出结果。而FISH技术由于简单、方便,并能对间期细胞进行检测,目前已经成为诊断慢粒的首选方法。
贫 血
概念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比容(Hct)这三项指标来衡量病人是否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
男性 HB<120g/L,
RBC<×1012/L,
HCT<。
女性 HB<110g/L,
RBC<×1012/L,
HCT<。
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程度
极重度:HB <30 g/L
重度: HB 30—60 g/L
中度: HB 60—90 g/L
轻度: HB 90—120 g/L(或110 g/L)
外周血
为诊断贫血的最基本线索,应注意下列指标:
1.是否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
Ret降低:再障、纯红再障(急性再障可为0);
Ret增加:
①溶血性贫血:可达5-20%,急性溶 血时甚至可> 20%
②急性出血为5-15%。
③大出血后
④贫血有效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