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推荐)北京昌平区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推荐)北京昌平区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doc

上传人:992006838 2021/1/20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推荐)北京昌平区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昌平区“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
北京市昌平区地震办公室
二○○六年五月
目 录
序 言 1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3
一、良好的基础 3
二、面临形势与发展机遇 5
第二部分 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原则 8
二、发展目标 9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10
一、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10
二、全面提升全区地震安全能力 11
三、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14
四、提高农村民居的防震能力 14
五、确保2008年奥运会的地震安全 15
第四部分 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 16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17
一、加强领导,认真实施 17
二、创新渠道,建立投资保障机制 17
三、依法行政,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8
四、发挥组织系统作用,确保规划的落实 18
五、加强规划监测评估,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 18
第六部分 防震减灾事业建设项目库 19
序 言
地震灾害是一种小概率大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面广等特点。昌平区位于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处Ⅶ度—Ⅷ度高地震烈度区,发育有南口—孙河、南口山前、小汤山—东北旺、黄庄—高丽营等多条地震活动断裂,是北京地区浅源地震多发之一。
防震减灾工作是首都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日益加快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对城市的整体防震减灾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规划客观分析了当前昌平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大项目安排,用以指导全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是指导区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编制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京政发〔2005〕4号),
《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年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的基础
2001年—2005年,是昌平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全国和北京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具体措施中,并坚持以法制为保障、以科技为依托、以社会合力为推动力,结合新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安全的需求,依法深入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全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迅速提高,为“十一五”期间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健全了区、镇(街道)、村(社区)防震减灾组织体系。
进一步完善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防震减灾工作原则,充实和调整了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把防震减灾法定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纳入成员单位。设立区地震应急指挥部(原抗震救灾指挥部)为区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指挥部,区地震办公室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街道)、村(社区)按照防震减灾工作职责,也分别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和地震应急指挥机构,组建了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经过区、镇(街道)两级综合培训考核,全区共有42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持证上岗,其中,镇(街道)级25名、村(社区)级396名。到目前为止,全区实现了每个村、每个社区均有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
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较现代化的地震监测台网和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地震宏观观测网。其中区属专业地震监测站4个,区、镇(街道)、村属地震宏观观测站20个,区、镇(街道)属强震台15个和国家、市、区区域联合地震监测专业台3个。建立了周会商、月会商和年中、年末会商制度;建立了“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年度两会”等重要时段震情跟踪制度;建立了区域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制度,实现了区域地震监测资源共享和条块结合的监测工作体系。
震灾预防工作得到强化。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