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1年池上古诗原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池上古诗原文.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池上古诗原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池上古诗原文

  篇一:池上
  《池上》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 相机顾名思义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介绍作者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她是中国唐代有名诗人。她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2 老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验初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了解的词句。
  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了解诗句含义。
  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了解,相互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了解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她还不知道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觉,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诵前两句,思索: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部分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和童年的愉快、无忧、自由。
  二 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觉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她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了解,学生再次练****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爱的方法演出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部署作业,巩固练****br/>  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一、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经典化、
  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关键:
  ①读中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和愉快,和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她是中国唐代有名诗人。她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部署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学****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书本插图,图文对照,琢磨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验自学。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后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她还不知道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觉,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了解、经过读来感悟的意境。
  三 、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诵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诵
  2、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