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文档名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716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2021/1/24 文件大小:7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 录
第一单元
1 白鹭
4
2 落花生
11
3 桂花雨
17
4 珍珠鸟
25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30<br****作:我的心爱之物
语文园地一
34
第二单元
5 搭石
41
6 将相和
49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57<br****作“漫画”老师
61
语文园地二
65
第三单元
8 猎人海力布
71
9 牛郎织女(一)
75
10 牛郎织女(二)
79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br****作:缩写故事
86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90
少年中国说(节选) 112
圆明园的毁灭 117
14 木笛 122<br****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5 太阳 125
16 松鼠 129<br****作例文 : 鲸鱼风向带的制作****作:介绍一种食物
第六单元
慈母情深 135
父爱之舟 138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40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143<br****作:我想对你说 146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150
四季之美 155
鸟的天堂 159
23 月迹 169<br****作:即景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4 古人谈读书 155
25 忆读书 171
26 我的“长生果” 182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br****作:推荐一本书 184
语文园地八
第一单元
白鹭
教学目标:
认识“鹭、嫌、喙”等 8 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 11 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
句子的意思。
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 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 (师出示图片)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 ,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 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 ,平舌音“增” ,指导“鹤、嫌”的书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顺 课文。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
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 (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 (2 — 5) 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 (6 — 8) 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 (9 — 11) 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故知,导入新课。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 1-5 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 -- “精巧的诗”。
板书: 精巧的诗
指 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 富有意境。)
自由朗读课文 1-5 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 1-5 小节,边读边想边画 -- 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
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 -- 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