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脑肿瘤脑血管.ppt

格式:ppt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肿瘤脑血管.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肿瘤脑血管.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s
颅内肿瘤****称脑瘤,分原发性与继发性。
原发性来源于颅内各组织: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和残余胚胎组织。
继发性肿瘤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
1
颅内肿瘤概述
脑瘤居第5位,仅低于胃、子宫、乳腺、食道肿瘤。***脑瘤占全身肿瘤的2%,儿童7%。
脑瘤以***多见。幕上多于幕下3:1。幕上的脑瘤位于额叶、颞叶者居多,幕下者多见于小脑半球与蚓部,四脑室、桥脑小脑角。
脑胶质细胞瘤(胶质瘤)最多>脑膜瘤>垂体腺瘤及神经纤维瘤。
脑瘤发病年龄、部位与肿瘤类型相关。
2
脑瘤发病年龄、部位与肿瘤类型相关
颅内肿瘤多发生于20~50岁年龄组。
小儿——后颅窝和中线部位肿瘤多见,如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
***——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
老人——胶质细胞瘤和转移瘤
3
第四脑室室管膜瘤
4
顶叶脑转移瘤
5
病因病理
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遗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分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
脑膜的肿瘤:脑膜瘤、脑膜肉瘤
神经鞘细胞肿瘤:神经鞘瘤
垂体前叶肿瘤
先天性肿瘤:颅咽管瘤、畸胎瘤
血管性肿瘤:血管网状细胞瘤
转移瘤
6
发病部位
大脑半球发生脑肿瘤的机会最多。
不同性质的肿瘤好发部位不同:
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大脑半球的皮层下
室管膜瘤——脑室壁
髓母细胞瘤——小脑引部
脑膜瘤——与蛛网膜颗粒分布一致,多见于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
神经鞘瘤——桥脑小脑角
垂体腺瘤——鞍区
颅内转移瘤——两侧大脑半球
7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定位症状两方面。
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与视力减退,尚可引起精神障碍、癫痫、头昏与晕眩、复视或斜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早期刺激性症状:癫痫、疼痛、肌肉抽搐
晚期挤压和破坏性症状:偏瘫、失语、感觉异常
最早出现的局灶性症状有定位意义。如额叶前部的精神症状、中央前回刺激性癫痫及破坏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央后回对侧半身感觉异常。
8
定位症状与体征
额叶肿瘤: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
顶叶肿瘤:感觉性癫痫。
颞叶肿瘤:幻嗅幻味以及幻听。尚可引起命名性失语。
枕叶肿瘤:幻视与病变对侧同向偏盲或视野缺损。
蝶鞍区肿瘤:以垂体腺内分泌障碍,视觉障碍较常见。
小脑肿瘤:水平性眼球震颤,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向病变侧倾倒。
小脑桥脑角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表现为耳鸣、耳聋、面瘫。
脑干肿瘤:典型体征为病变侧颅神经与对侧肢体交叉性麻痹。
丘脑与基底节肿瘤:对侧肢体轻偏瘫、震颤、自发性疼痛或出现偏盲。
脑室内肿瘤:原发于脑室内者,较少出现定位症状。
9
胶质细胞瘤
包括星形细胞瘤(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松果体瘤、胶样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癌)、混合性胶质瘤等。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0~50%左右。
星形细胞瘤分Ⅰ~Ⅳ级。
临床表现在***常先有癫痫,逐渐出现瘫痪、失语、精神改变,而后出现颅内压增高。
儿童多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