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三自然地理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科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科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聚落的分布:平原城市较多;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
: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等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平原地形:限制较少,一般呈网状分布
山区地形:限制较多,多呈之字型分布,造价较高
: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
①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
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主要特点:危害性、突发性和渐发性、种类和频率具有区域性、连锁发生 ②自然灾害的类型 气象与洪涝气候灾害:热带气旋、旱灾、洪涝、寒潮 地震与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
③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灾害带、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
①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主要发生在东经105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东部经济地带)
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
旱灾——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 海洋灾害——东海海域
地质灾害——第二级阶梯与一、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个灾害区:
海洋灾害区——以台风、风暴潮、赤潮,对渔业、海洋运输、港口及海洋钻井平台不利
东南沿海区(连云港以南)——以台风、风暴潮、洪涝、海水入侵为主,对城市、港口。
3、海水养殖、种植业不利
东部灾害区——地势低平、以洪涝、干旱、病虫害为主,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厉害
中部灾害区——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水土流失、风蚀沙化问题也很严重,对工农业、交通、建筑业危害严重
西北灾害区——以暴风雪、地震、冻害为主,危害畜牧业。
(三)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示意图:
——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