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一: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一)从不同角度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1、从其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其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其研究对象和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二)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一) 经济社会根源(总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二) 实践基础(现实需要、阶级基础、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指导提出强烈需求。(三)思想渊源(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黑格尔(本体论上是绝对精神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本体论上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斯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 : 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理论创新) 两个伟大的发现 1.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恩对自己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二是后人对马、恩理论的不断发展、丰富 1、列宁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两大贡献) (1)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理论方面) (2)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实践方面)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理论飞跃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五大属性: 1、实践性 2、阶级性 3、科学性 4、革命性 5、人民性具体表现在四最上: (四大体现见后)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哲)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再次,是否始终站在广大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起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与时俱进。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反映。其次,与时俱进是人类认识规律的根本要求。再次,与时俱进是新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五、学习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