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11邓稼先.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邓稼先.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邓稼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邓稼先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知识点: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能力点: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六部分大意,其中把重点放在第五部分。
   2、阅读之间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更深刻领会文章。
   3、预****课文。
   ①解决生字词:可歌可泣当之无愧任人宰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翻译“吊古战场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作者及邓稼先,以引起学生对这两位科学家的重视。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捕捉文章信息。
   2、说说六部分各述的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解析六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